早在動身之前,郭嘉就將營救蔡琰的策略想得一清二楚。
桓帝時第一次黨錮之禍,漢帝便已經開始將大權交到宦官手上,因為漢帝更信任宦官。
而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就是宦官執掌禁軍,並開始對朝中士族展開瘋狂的壓迫,天牢重地,守衛自然也就把持在宦官手中。
洛陽城中能公開救蔡琰的沒有一人,因為無論是誰開口為蔡琰求情,都會引發政敵毫不保留的打擊。
所以要救蔡琰,隻能暗中救人,能夠偷天換日的,也隻有十常侍。
十常侍是借蔡琰向士族發難,蔡琰本身並不重要,所以郭嘉確信,隻要有足夠利益驅使,救出蔡琰並不難。
這一點皇子協想不到,所以他在猶豫,畢竟八歲的孩子,想不到那麼深,隻以為郭嘉想讓他開口向天子求情,但是蹇碩想到了,於是跨前一步在皇子協耳邊說了幾句話後,皇子協笑逐顏開。
剛要開口給郭嘉肯定答案時,郭嘉卻抬手示意他不要說話。
“殿下,嘉先將三策奉上,殿下若是滿意,再回答嘉。一,自保之策。陛下殯天之後,皇子辯登基即位,大將軍權傾朝野,那時,他會迅速將屠刀揮向中常侍張讓等人,大將軍不會殺殿下,因為殿下已經無力回天,隻要斬掉殿下的左膀右臂,殿下便大勢已去,因此,殿下若還對皇位有念頭,那便不能失去中常侍張讓等人的協助。”
話音一落,二人身後的蹇碩猛然睜大眼睛,其中寫滿驚恐之色。
低頭深思的皇子協也認同地點點頭,若是閹黨覆滅,朝中隻剩外戚和士族,士族不支持廢長立幼,自然不會助他,外戚是何進領軍,必然會支持自己的外甥,這也毋庸置疑,倘若真到那個地步,恐怕真的大勢已去。
“奉孝,有何妙計可保張大人蹇大人等人?”
在皇子協問出這個話時,蹇碩也全神貫注聆聽,看看郭嘉的妙策是什麼。
郭嘉淡淡道:“早年殿下生母王美人被何皇後毒死,陛下震怒,想要廢後甚至殺何後,幸得中常侍張讓等人力勸陛下才讓何後渡過難關,皇子辯登基之時,張大人和蹇大人等人可在何後麵前示弱求情,何後顧念當年之恩,必定阻撓其兄大將軍誅殺張大人等。”
蹇碩驚得瞠目結舌,此宮闈秘辛,郭嘉何處得知?不過當年之事也非密不透風,隻是此類皇宮內院的事情,常人即便知道也不會私下議論,流傳出來更是死罪一條,郭嘉能得知此事,果然是鬼才。
盡管當年皇子協生母王美人被何後毒死,而後閹黨還為何後求情,按說皇子協應該痛恨閹黨才對,可此時皇子協麵上隻有淡淡的喜悅之色說道:“奉孝此計,定能使張大人等人逃過一劫。”
身後的蹇碩也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何皇後整日待在深宮內院,何進雖是她兄長,可也不是說見就見的,時日長久,何皇後反倒對宮內宦官更加信任。
有何皇後出麵,何進再膽大妄為,也不敢違逆何後,畢竟她可是新皇帝的親娘。
郭嘉繼續說道:“自保之策非長久之計,大將軍與張大人等明爭暗鬥由來已久,即便何後阻撓,他也會千方百計除去張大人等,所以,嘉獻上第二策,殺伐之策。皇子辯登基之後,大將軍日益驕橫,必定目中無人,那時張大人與蹇大人等可假傳何太後懿旨召大將軍前去覲見,在宮內埋伏好刀斧手,待大將軍入局之後,一舉圍殺。”
皇子協和蹇碩驚得目瞪口呆,就這麼簡單?
難道沒有連鎖反應?殺了大將軍的後果呢?
遲疑與擔憂的皇子協問道:“若殺了大將軍,局勢恐怕難以收拾。”
這一點,蹇碩也表示讚同,盡管他也想除掉何進,可殺人不光要考慮怎麼殺,更要考慮殺了之後怎麼辦。
郭嘉始終平靜,說:“這個問題,請殿下聽我說完第三策,奪位之策。大將軍一死,皇城必然陷入大亂,屆時,誰的兵多,誰就能主導局勢。而蹇大人雖是上軍校尉兼執掌禁軍,可比起大將軍手下的袁紹等人,西園軍中可是有七人為大將軍效力,再加上還有一個虎賁中郎將袁術的虎賁軍。有一人,可做殿下外力,進京幫助殿下穩定局麵,並且幫助殿下登上皇位。”
皇子協急切地問道:“何人?”
郭嘉閉目淡淡道:“西涼董卓。”
西涼鐵騎天下聞名,皇子協自然有所耳聞,可是他怎麼確定董卓會幫他坐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