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聚焦荊州(1 / 2)

遷都長安之後的董太師開始著手興建郿塢,日日笙歌,醉生夢死,權傾朝野的獨裁者也不上朝議事,但凡有政事需要他決斷的,則在太師府中召見百官。

驕奢沉溺其中的董卓狼狽遷都,卻還有那麼點兒問鼎天下的野心,心中想要過把皇帝癮已是路人皆知,可關東諸侯剛剛退去,他也不敢再生事端,唯恐關東軍再來討伐他。

可做些於己有利的事,他何樂不為?

在太師府中橫臥在主位上,董卓眯著眼睛一副還沒睡醒的模樣,無精打采地開口問道:“李儒,十八路諸侯都退去了嗎?”

眼觀鼻鼻觀心的李儒站在堂下平靜地回道:“除了孫堅還在司州與李傕郭汜偶有戰事,其他諸侯皆已返回屬地。”

銅鈴般的眼睛睜開,董卓冷哼一聲,嗬斥道:“洛陽已是殘垣斷壁一片廢墟,孫文台居然還想重建洛陽?沒個十年八年,能建好嗎?本太師愛他之才,想要與他結親,他竟然敢羞辱誹謗本太師,真是不識抬舉。他要待在洛陽就待在洛陽吧,叫李傕郭汜不用管他,不過,這荊州如今還沒個州牧,你覺得,誰去荊州才合適?”

心如死灰的李儒不想打擊董卓,如今形勢已經是天下人與董卓離心離德,派誰去都是徒勞,不過李儒還是說了一個名字。

“劉表。”

董卓閉目思索了一陣,劉表雖是皇室宗親,但早年受黨錮之禍,後來解禁黨錮,大將軍為了拉攏士族,於是提拔了一些早年被貶的士人,劉表便是其中之一,而董卓入洛陽後,外戚閹黨都不複存在,可以袁家為首的士族並不跟他同流合汙,於是隻能拉攏士族集團中不得誌的士人,蔡邕是一個,劉表也是一個。

讓劉表去當荊州牧?董卓思來想去也沒想通,為什麼讓劉表去呢?

一方大員的任用豈能兒戲?自然都是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知道董卓在疑慮,李儒淡淡地說道:“劉表此人雖早年坎坷,但終究是漢室宗親,威望非常人能比,當世八駿之一的劉景升前往如今混亂不堪的荊州,才能震懾住局麵,隻要劉表在荊州立足,那麼可以牽製益州郭嘉,同時,盤踞在荊州南陽的袁術若是向劉表發難,等同犯上作亂,袁家必定授人以柄,劉表入荊州,西製郭嘉,北扼諸侯。”

董卓越聽臉上喜色越重,待李儒話音一落,他就猛的拍案叫好。

命人即刻將劉表召來,不多時,容姿溫偉儒雅倜儻的劉表從容到來。

將任命劉表前往荊州擔任荊州牧的事情向劉表說了之後,劉表神色並無波動,也不能點頭答應,因為董卓胡鬧,劉表身為漢室宗親,不能跟著也犯渾。

荊州牧誰來當,的確是董卓如今說的算,可詔令旨意,那都得是天子來下,劉表要是在董卓這裏領了命,不就等於無視天子而臣服董卓嗎?

董卓不管那麼多,將事情說完後就開始言語拉攏劉表,希望劉表能對他忠心耿耿……

為了表達誠意,董卓還親派了三千士兵隨劉表去荊州上任,結果劉表帶著這些士兵剛出司州,發現袁術屯兵荊州北端魯陽,顯然一副截殺前去荊州上任者的意圖,因此劉表隻好舍棄了士兵,獨自一人潛入荊州,進了宜城。

這邊董卓任命劉表前往荊州上任,在益州的郭嘉也將目光投向了荊州。

自從與秦宓在廣漢推心置腹一番談話後,郭嘉並沒有再與秦宓接觸,有些話不必挑明,郭嘉希望秦宓為他效力,不是用人情來打動秦宓,而是誌向與抱負,為公為私,國士利徒,就看秦宓如何抉擇,郭嘉也強求不來。

一個月的時間裏,郭嘉名義上讓益州各郡臣服,收納了賦稅之後,糧草充足,兵強馬壯。

近日一直在與謀臣商量著廢除舉孝廉事宜的郭嘉,卻忽然將另一個議題拋了出來。

這個議題就是攻伐荊州。

伐與不伐,戰與不戰,謀臣們並未意見統一。

涇渭分明的兩派。

主戰派是戲誌才,甄堯二人。

反對派是徐庶,甄儼以及修齊治平四人。

郭嘉在議事堂中負手踱步,耳邊聆聽著兩派的意見。

“如今荊州正處動蕩時期,四處宗賊作亂,各自為戰,戰力顯然不堪一擊,主公若舉兵去伐,可謂天時。”

戲誌才的話讓郭嘉點點頭,荊州無主之地,誰又不眼饞?南陽袁術肯定也想要荊州,但是他兵馬不足,最具戰力的孫堅所部還在司州與董卓麾下二將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