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驅虎吞狼(1 / 2)

大漢盡管呈現出一幅風中殘燭,時日無多的態勢,但大漢天子劉協擁有的政治價值難以鬥量。

袁紹不迎天子,曹操卻爭先恐後來搶天子。

帶著兵馬千裏奔赴洛陽的曹操見到天子後便做足一副忠臣的姿態,尊奉天子,勢要中興大漢。

曹操孤身刺殺董卓,號召群雄會盟酸棗討伐董卓,又是劉協登基後第一個上表朝廷的諸侯,現在,他來到了劉協的麵前,他的忠誠,在劉協眼中,絕對要比擅自任命官員無視天子的袁紹要可靠的多。

天子不想離開洛陽,希望重現洛陽輝煌,可洛陽已經是一片廢墟,就算是百廢重興,也非朝夕之功,曹操向天子勸說的理由和郭嘉如出一轍。

司隸地區無糧食出產,就算是軍隊務農,不可能今天下地耕種,明天就有收成。

恭迎天子移駕許昌的話語言之鑿鑿,劉協經過沉思後答應了曹操的建議。

他不跟郭嘉去成都,因為成都的地理位置,根本不可能達到號令天下的影響力,而許昌卻可以。

迎天子前往許昌後,曹操下令改許昌為許都,改元建安。

天子移駕許都後,封賞群臣,包括董承在內十三人列侯,曹操先被封為大將軍,後曹操推辭,將大將軍一職送給袁紹,自領行車騎將軍,同時對於剿滅李傕郭汜有功勞的馬騰韓遂,分別封了前將軍和征西將軍,反倒是對郭嘉,沒有加官晉爵。

曹操把大將軍這個統領全國兵馬的最高軍職讓給了袁紹,是他摸清了袁紹的脾性,好大喜功,貪愛虛名。

當今形勢,天下人眼中的曹操是忠勇無畏,而袁紹卻是隻顧擴張屬地漠視君父的小人。

在迎接天子的事件上,袁紹的聲望反而開始下跌,曹操繼彗星般崛起中原後,聲勢再次大漲。

曹操軍職比袁紹低,但曹操比袁紹更具有實權,因為曹操的官職是什麼,不重要,關鍵是他官職中有一條“錄尚書事”,代表曹操奉天子令不臣,名正言順!

長安經過法正月餘的治理,已經煥然一新,冷清蕭索是因人口稀少,但已消除混亂,街道幹淨,空氣清新,一切井井有條。

從長安三輔之地的歸屬權出發,郭嘉是沒有正式官職統轄這裏,就算實際上占領了這裏,也不能隨便自領一個官職,現在朝廷已經在許都了,他要是胡亂給自己戴上官帽子,於禮不合,同樣會遭人詬病,甚至借題發揮。

做事滴水不露的法正在長安清理出一處闊氣的宅子,府邸也不用官職來做牌匾,就簡簡單單用了“郭府”二字。

這是低調,在這個時候是最恰當不過的,郭嘉盡管嘴上沒讚法正,可在來到宅子門前,他臉上的笑意讓一旁的法正明白,郭嘉很滿意。

長安的皇宮稍作清理後閑置在那裏,郭嘉不住,也不準別人靠近,更不打算夷平,就擱置在那裏當做景觀。

隨著郭嘉一同返回長安的馬騰和韓遂歸心似箭,他們這一趟出涼州,偷雞不成蝕把米,也怨不得天子沒賞賜他們。

畢竟郭嘉也沒從天子那裏得到任何好處。

可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關西的勢力劃分!

撇開郭嘉已經占據關中這個事實無法改變,在出兵之前,郭嘉可是親口承諾過扶風郡以西都交給韓遂和馬騰的。

馬騰和韓遂在郭嘉新宅中相繼入座,郭嘉身穿白色錦袍瀟灑倜儻,見到馬騰韓遂麵帶笑意互相問好寒暄一番。

作為客人的二人說不清心裏是什麼滋味,很複雜。

郭嘉占了三輔之地,天子移駕許都後,又讓張遼率軍進駐函穀關,關中之地已是郭嘉的囊中物。

可是,馬騰封了前將軍,韓遂封了征西將軍,郭嘉,什麼都沒有。

情感上二人對郭嘉有些同情,可郭嘉卻毫不在意,甚至是意料之中。

曹操封馬騰韓遂,唯獨不封郭嘉,顯然是想要讓郭嘉占關中師出無名,並且讓韓遂馬騰對關中賊心不死。

可曹操也不能直接把關中封給馬騰韓遂,因為會激怒郭嘉,郭嘉現在擔憂關東諸侯來打壓他,同樣,曹操也懼怕郭嘉出關東進。

這一手玩的漂亮,等韓遂馬騰緩過氣來的時候,自然會再將注意力投向關中,郭嘉一日不能名正言順地占據關中,他二人就有攻打關中的理由。

挾天子令諸侯不是通過政治詔令直接號令敵人屈服,更多的是挑起諸侯之間的征伐,曹操坐收漁利。

比如,與此同時,曹操封了劉備鎮東將軍,宜亭侯,又以天子名義下詔讓劉備討伐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