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一章 水漫三軍(1 / 2)

當確認了袁紹和曹操都來到了戰場後,郭嘉表情不變,心中卻如釋重負。

等你們,可是等得望眼欲穿啊!

從決定要與袁紹和曹操正麵交鋒時,郭嘉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打擊這兩位當今最矚目的梟雄。

又有什麼是比親手葬送他二人的打擊更加沉重呢?

仰望著不遠處綿延數裏之長的石牆,曹操心中驚疑不定。

這堵牆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難道的是給郭嘉營造一個居高臨下單麵迎敵的環境嗎?

不!

絕對不可能!

曹操猜不透,但他料定郭嘉的殺手鐧近在眼前,將袁紹大軍全部誘至低處,即將到來的便是雷霆一擊。

而且這殺招絕對不是常理能夠預測到的。

在袁紹準備揮軍向西直取長安時,曹操卻悄悄騎馬退到一邊,低聲對夏侯兄弟吩咐道:“即刻護送我離去!”

夏侯惇與夏侯淵不理解曹操此時如臨絕境的沉重表情。

這個時候走?

袁紹發現後怎麼辦?

“可是袁紹……”

夏侯淵想提醒曹操這會兒他們的處境是寄人籬下,要看袁紹臉色才行。

別看夏侯兄弟有三千兵馬,那都是雜牌軍,打不過太平軍,跟袁紹的兵馬打,也是以卵擊石。

現在離去,袁紹要是發現了,圍追堵截他們,他們就是想要突圍,根本沒有任何底氣。

曹操直接打斷了夏侯淵的話。

“再不走,命就沒了!”

曹操咬牙切齒一字一字說道,他表情凝重,絕不是在開玩笑。

夏侯惇與夏侯淵目瞪口呆地望著曹操,而他們越過曹操臉龐的目光,恰好看到郭嘉揮劍而落的動作。

站在高地上的郭嘉身後有賈詡與法正,低處的十萬敵軍,沒有人會知道,在他們的身旁,那堵牆的後麵,竟是一片汪洋景況。

秦皇能建長城拒當外族,郭嘉縱不如嬴政雄才大略,至少挖溝引渠造一個方圓數裏的水壩還是綽綽有餘的。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

如今的渭水,無論從水勢還是水量,都是後世水土流失遭到人為破壞的渭水難以比肩的,哪怕是被譽為搖籃的黃河,最大得益的還是渭水。

盡管此時不是雨季,但郭嘉選擇在渭水華陰流域決戰,憑借的也是地利。

這個地利是袁紹和曹操永遠也想不到的,在這裏,既是渭水徑流而過的地區,同樣,也是北麵洛水從北南流與渭水交彙的地點,水量,絕不是製約郭嘉水攻計劃的因素。

郭嘉揮劍而落,然後劍鋒所指,正是袁紹大軍所在的下方。

郭嘉身後不遠處的平地上,並排停放著數十輛投石車,軍令一下,投石車同時投擲出衝擊力強大的巨石,目標正是那郭嘉耗時兩月修建起來的高強壁壘。

轟隆聲不絕於耳。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若有人問世間什麼最強大,郭嘉一定會回答:水。

水滴石穿,歲月流逝,隻有水流是能洞穿一切,改變天地的力量,哪怕人類滅亡,也阻擋不了水流悄然無息地改變著世界。

一個細小的裂縫就足以讓水流有可趁之機,衝破壁壘,傾盆而落。

正對袁軍的高牆轟然崩塌,隨後而來的景象令十萬袁軍瞠目結舌。

這一刻好似萬籟俱寂。

所有喧囂都在耳邊息止。

唯獨僅存的是映入眼簾的畫麵,衝擊著每個人的神經,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恍如山洪暴發,洶湧噴發的大水好似一頭洪荒猛獸,勢要席卷大地,肆虐生靈。

傾瀉撲來的大水卷著狂潮怒浪奔流而來,袁軍最前方的淳於瓊首當其衝,盡管他騎在馬上,但水浪卷來後,他便第一個被倒衝回去,淹沒在了鋪天蓋地的洪流之中。

“主公,快退。”

袁紹目瞪口呆,好似洪水暴發的洪流席卷而來,先頭部隊至少三萬人已經淹沒其中,而且水勢還在大漲,噴湧而至,他根本已經沒有了思考能力。

方圓數裏的水量要淹沒十萬大軍簡直是輕而易舉。

袁紹沒有料到這高牆背後竟有這誰也想不到的殺機存在。

他在逃,他的軍隊也在逃命,人力始終扭轉不了天命,古人認為水火皆為神授,用之不善將受其患,用之得當便能受益無窮。

郭嘉用的恰到好處,便是順天而為。

袁紹已顧不得曹操,而曹操在郭嘉下令砸開牆壁前便向東遁逃。

傲立高地之上的郭嘉,眼前是一副袁紹十萬大軍被水衝垮衝散衝得慘叫連天的景象,耳邊伴隨著慘叫與大水奔流的浪濤聲。

“殺!片甲不留!記住,一定要將袁紹與曹操置於死地!”

甘寧和張遼早已熱血沸騰,他們也曾想過郭嘉的計劃會實現的一幕,卻沒有料到真的身臨其境,竟會有如此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