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的美育素質教育與升級理論指導1
1.美育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對於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美育納入素質教育這一係統工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心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所謂審美素質,包括樹立崇高的審美理想,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和提高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明晰的審美鑒賞能力,豐富的審美創造能力。也就是說,審美素質應當作為在校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主要通過美育來實施。
美育即審美教育,也稱美感教育。它是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是一種通過升華人們的感性來引導人們的興趣,進而促進人格完善的一種教育形式。它是培養、提高學生感受人格完善的一種教育形式。它是培養、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樹立、端正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學生的性情、淨化學生的情感、美化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更加熱愛美、熱愛生活的教育。美育與德育、智育和勞技教育有著密切的聯係,但又有本質的區別。
德育是規範,在規範中對人的精神起激勵、淨化、升華的作用,調整和規範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智育主要是通過對人的培養和訓練,使人們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側重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知”的開發與教育。體育主要是通過一定的運動形式,促使人們具有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情緒,側重的是人與身體的關係。勞技教育主要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和創業能力,側重的是人與社會就業的關係。而美育則是通過對美的鑒賞來提高人們的審美趣味,培養和鍛煉人們鑒別、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側重的是人與現實的審美關係。同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和勞技素質不能代替審美素質一樣,德育、智育、體育和勞技教育也不能代替美育,美育有它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它理應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獨立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路徑
美育能促進學生全麵的發展,它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路徑。
(1)美育能以美輔德,提高人的思想素質
一般來說,人的思想素質的提高,是通過德育來實現的,以德育人是根本。但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幹巴巴地說教,必須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通過漸進的方式把德育寓於美育之中,使人在效法榜樣的潛移默化之中實現思想道德教育,這實際上是一種情感教育,是動之以情,以美引善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通過美育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受到教育。通過美育幫助學生明辨是非,知善惡,識美醜,以“善”為美,以“有德”為美,以“五愛”為美,以樹立崇高的理想為美。例如,健康的、激奮人心、催人積極向上的歌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融為一體,點燃了學生的生命火花,淨化了青少年的心靈,激發了青少年對於美的熱愛和追求,從而提高做一個真正有益於人民的人的自覺性,把人推向高尚的境界。
(2)美育能以美益智,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美育能夠促進智育,有助於開發智力。美的誘惑力是無窮的,美育可籍此來培養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智育的效果。隻要們把美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不僅音樂、美術、體育、文學可以給學生以美感,其他學科也可以給學生以美感。進而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性格、胸襟等等,並引發人的創造潛能。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美,在審美過程中掌握知識,而且美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去掌握、探究更多的知識,並感到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