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熱愛科學教育故事推薦14(1 / 3)

第二章學生熱愛科學教育故事推薦14

17.大數學家蘇步青的成長曆程

天真小牧童

1902年9月23日,蘇步青出生在浙江平陽臥牛山一戶普通農民家庭。父親粗通文墨,對兒子的前途充滿希望。他借助“平步青雲”這個成語,給兒子取了個含義深刻的名字。蘇家祖祖輩輩都靠種田為生。父親10歲就下田勞動了,在40歲左右,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再也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了。好在他有一點文化。在別人的勸說下,他學了一些陰陽五行,當起了風水先生。

父親當了風水先生,每天總要讀一點書,這激發了童年蘇步青認字的興趣。每天晚上,在一盞菜籽油燈下,父子倆一個背誦陰陽八卦,一個好奇地認書上的字。父親嘴裏念念有詞。兒子對書上的內容不感興趣,把注意力全放在書上寫的是什麼字。他常常蘸著水,在桌子上寫風水書上的山、田、土、水等字,邊寫邊認。

他一字不落地往下記,不認識的立刻問父親。父親對兒子有問必答。在不知不覺中,一本風水書被這個孩子讀完了。他的識字數量也達到了足可以粗讀一般書籍的程度。

蘇步青見字就問、認識了就寫的行為引起了父親的注意。他意識到兒子是個讀書的材料,於是,就找到了蘇步青的伯父。他正開私塾館。父親請求讓蘇步青免費來跟伯父讀書,因為他們家交不起學費。伯父同意了,條件是蘇步青要替他燒飯。

7歲的蘇步青進了伯父的私塾館。私塾館坐落在臥牛山腳下。伯父見這個東張西望的侄子進來,就扔給他兩本書:《三字經》和《百家姓》,然後就讓他和別的孩子一起上課了。上課時,伯父在台上閉著眼睛背,學生在課堂下麵跟著哼,學生對於所學的內容懂與不懂,伯父從來不問,也不喜歡學生提出問題。下課了,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地到處跑著玩去了,而蘇步青卻要到伯父的房子裏為他燒飯。

在伯父的嚴格管束下,蘇步青認識了不少字。有一天,父親告訴蘇步青:“伯父因為教書養活不了自己,私塾館不辦了。他另謀生路去了。你暫時沒學上,從明天起,給你一隻鞭子,你去放牛吧。”

天真的蘇步青覺得放牛比上私塾館更好,就高興地說:“去放牛,那太好啦。”就這樣,童年的蘇步青當起了放牛娃。

放牛的時候,蘇步青有時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躲在一邊讀書。一本殘破的《三國演義》,他翻來覆去地讀。他讀書很專心,有時坐在草地上讀,有時躺著讀。在放牛回家或從家中出來的路上,他就坐在牛背上讀。到後來,他不僅能夠講解書中的故事情節,而且能夠大段大段地背誦。蘇步青把書讀明白了,書中的人物就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

童年的蘇步青和其他精力旺盛的孩子一樣,不僅喜歡張飛的形象,更喜歡張飛的性格。好動的放牛娃們,常常折一根竹子或一根樹枝當長槍,學著張飛打仗的樣子,互相用竹棍刺殺起來。有時他們在草地上對刺,有時騎在牛背上對刺。在地上比劃,大不了被樹枝劃破皮膚,但是,在牛背上比劃,孩子們那哇啦哇啦的聲音,讓吃草的老牛不舒服。它們不高興了,就走一走或跑一跑。牛一跑,坐在牛背上的孩子就會摔下來。

有一次,蘇步青和小夥伴們又在牛背上玩起了“張飛戰馬超”遊戲。孩子們騎著牛來來往往地追逐著,先是在山坡上跑,後來,跑進了竹林。孩子們忘情地玩耍,什麼也不顧了。蘇步青騎的牛一個縱身跳躍,把他從牛背上顛了下來。蘇步青背朝下,麵朝天,跌落在兩根砍伐過的尖尖的竹茬之間。倒在地上的蘇步青,看到那張牙舞爪、尖端朝天的竹茬,渾身肌肉都抽緊了。好險呀!如果這竹茬紮在背上,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呢?他被嚇哭了。當天晚上他還做了噩夢。

被人瞧不起的窮學生

蘇步青整日和小朋友們在牛背上玩鬧,引起了父母的不安。他們既擔心兒子不知深淺地打鬧會造成意外受傷,更擔心長此下去,孩子必定會成為一個不思進取的農民。怎麼辦?對子寄予厚望的父親決定節衣縮食,讓兒子繼續讀書。此時,蘇步青已經到了念高小的年齡。高等小學隻有縣城才有。父母計算了一下,雖然財產不多,收入很低,但是,暫時還沒有到揭不開鍋的程度。他們橫下一條心,把兒子送進縣高等小學上學。當父母把這個決定告訴蘇步青時,他很高興。

縣城離蘇步青家住的村莊有50多公裏,當時交通很不方便,山路崎嶇,來往一趟需要很長時間,因此,他不得不住校。在離家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再三叮囑,要蘇步青一個人在外,好生照顧自己,要吃飽飯,還要守規矩,不要惹事,以免被人欺負。母親說這些話時,還流下了眼淚。直到蘇步青說,他記住了母親的話,母親才獲得了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