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後記(2 / 2)

我在多次采訪中,已經發現鄒本興是個相當謹慎的人,他的思維無定勢可言。有的隻是急劇的變化,有時讓你無從捕捉,他很謙虛,有時顯得有些過分。我在幾次采訪中,他都流露出諸多的顧慮。比如,不寫或少些與幹休所個別老同誌之間發生的矛盾或者誤會,比如,創辦“冀聯”的功勞要與幾個老同誌平分秋色,比如,家裏的矛盾等等。總之,在我動筆之前,就設了很多“禁區”,這些意見我在寫作過程中都注意到了。我覺得我還是個明智之人,寫這本書雖然不是給鄒本興個人樹碑立傳,但也犯不上為了某種需要,而對主人公和所涉及到的人造成傷害,或者不好的影響,那就不僅違背了寫這本書的初衷,同時,也劃不來。

我低頭思考了一陣,對鄒本興說:“鄒院長,這個問題,恐怕不能再討論了。”我說的很堅決,不容置疑。

鄒本興見我是這樣的態度,笑了笑,把稿子拿了出來,說:“既然非要出,必須把裏邊的有關章節刪去。”

我把稿子拿過來,見裏麵幾乎每一頁都有他修改過的痕跡,甚至連錯別字也校出來了,由此可見,他看得相當認真。我仔細看過,他要求刪去的兩章,是關於寫他的家庭和個人情感方麵的,這是我最珍惜的兩章。說實話,在這十幾萬的文字中,也隻有這兩章,才能賺取讀者一些眼淚,也隻有寫這兩章時,對我的情感神經才是一次全方位的調動。我想跟鄒本興討討價,讓他放我一馬,但他很堅決,幾乎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我好大一陣子沒有說話,也隻好妥協。最後,鄒本興在稿子上簽了這樣一段話:感謝北京軍區首長、機關的同誌們及李西嶽同誌對冀聯醫學院和我的鼓勵與鞭策,文章內容情況屬實。如果出版發行,請刪去第十一、十二章。謝謝。

鄒本興2000年11月6日

麵對鄒本興賜予我的“尚方寶劍”,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但我還是對鄒本興充滿了理解。

從石家莊回到北京以後,我顧不上喘口氣,趕緊按照鄒本興的“指示”在電腦上操作,因為,這本搗鼓了將近一年的“小冊子”再也不能耽誤了。

與鄒本興的最後一個“回合”,使我更加認識了他。在過去的采訪中,我隻知道他辦學確實不為利,但現在又進一步證明,他更是不為名,真正的不為名利所累,不受名利所趨動。過去我也采訪過一些典型人物,大都是怕你寫的不透,怕書太薄,怕沒拔到應有的高度,而鄒本興卻截然相反,由此,我再也不敢問他究竟為什麼辦學了。

我不得不承認,在寫鄒本興的同時,我也應該向他學習,他身上許多閃光的東西,我都不具備,而且也學不來,但我會努力。

最後,我還要說的是,這本“小冊子”雖然薄了點,但在采訪、寫作和出版當中也麻煩了不少人。比如,某集團軍宣傳處的同誌,石家莊紅軍路幹休所的部分老同誌,軍區組織部、幹部部、宣傳部的領導和同誌,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作者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