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的形象素質教育與升級理論指導3(1 / 3)

第一章學生的形象素質教育與升級理論指導3

3.塑造學生良好形象的策略

學生的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學生的現實生活對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學生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身的形象去影響社會,作用社會。強調對學生形象的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審美情趣;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有利於學生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交往共同體能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的過程,更為其終身熱愛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的形象是外在形象與內在形象的統一體,學生的形象培養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實踐表明:有效的策略對塑造學生的良好形象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塑造外在形象的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外出旅遊、商家談判、學術研討、謀求職業、朋友聚會。一旦交往就存在著情感、言行的交流。交流時都得遵循某種規範,以造成和諧、愉快的交往氛圍,體現出自我的素質,獲得某種精神的滿足或順利實現某種願望。這某種規範就是日常交往中的禮儀。而講究禮儀能促進個人和社會的道德修養;講究禮儀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講究禮儀是從事工作學習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交往中,要注意禮儀的規範,也就是個人的形象塑造,而我認為形象教育有兩種:外在的形象,即指人的容貌、服飾、言談舉止、表情神態、氣質、生活習慣等;內在的形象,即自立、自強、自學、自律的教育,作為一名跨世紀的學生,首先應該怎樣樹立自己外在的現象呢?

(1)注重容貌與服飾的協調

我們都知道美的容貌、美的身材不完全是天生的,它需要適當的修飾、美容化妝,這就是我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身份、場合選擇合得體的服飾;還需要我們後天的努力,同時還應保持積極向上、健康的精神狀態才會使之趨於完美。師者,人之模範。所以,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在上課時做到穿著和自己的年齡協調,和自己的職業協調,盡量做到款式大方得體、親切、莊重;線條簡潔、明快、流暢、樸素;色調明朗清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教育。

同時,在上課的時候滲透形象教育,例如:《不比吃穿》一課,除讓學生養成生活簡樸的好習慣外,還讓學生明白衣服不一定穿得華貴才是美,而是要穿得協調、自然、大方、整潔才是最美的。利用班隊會開展了時裝表演活動,讓他們穿出自己的生活裝、運動裝、校服等,進行服飾美的展示,讓學生明白應該怎樣穿才能穿出學生的風采。再如《愛清潔》一課,讓學生知道愛清潔講衛生,有利於身體健康,要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要求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理發、不戴首飾。讓每一位學生都懂得美的容貌與和體的服飾的重要性,懂得著裝為學生不宜化妝、佩戴首飾、耳環,應以淡雅、自然為宜;以協調、高雅、精神、舒適為度,以清潔、健康為宜。因為做到這點既體現了主人對賓客的尊重、禮貌,也反映了本人和所代表的組織的身份和素質。

(2)注重禮貌、禮節的統一

人的交往就存在著言行、情感的交流,這就十分需要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如何營造這樣的環境呢?認為必須做到“禮貌、禮節”的統一。什麼叫禮貌?禮貌就是指人與人之間在相互交往接觸中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種規範行為,它包括語言和行為兩個方麵,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也體現時代的風尚和人們的道德水準。而禮貌是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這種表現它需要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我們稱它為禮節。

禮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問候、致意、祝願、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與照料的慣用形式,它是禮貌的具體表現。所以在上《禮貌得心暖人心》、《講禮節》、《客人到我家》、《做有禮貌的小客人》等課時,又一次滲透形象教育,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在交往中學會見麵、分別、稱呼、接電話、拜訪、會客、接人待物等多方麵的禮節。

例如:《客人到我家》,首先把課文編成了課本劇,由老師扮客人,學生分別扮家長和孩子。通過表演,讓學生學會接待客人的一般禮節:自己儀容整潔、室內清潔,準備好待客用的物品。對客人熱情周到、請進請坐、雙手敬茶送糖果;敬茶時,右手執杯柄,左手托底。盛夏為客人開電扇、空調、遞毛巾等;冬天如客人脫帽、脫大衣、解圍巾,應主動接過並為客人掛在衣帽架上;不打擾客人的談話;客人走時要起身相送,並說“再見”“歡迎再來”等。使客人有“賓室如歸”的親切感。

再如:《講禮節》一課導行題:下列用手表示禮節的規範動作應該是怎樣的?各表示什麼含義?“揮手、握手、拍手”。首先讓學生做一做,老師在做出規範的動作後,再一次讓學生帶著問題“揮手、握手、拍手”表示什麼含義?做一做,試一試,然後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其真正明白了這些禮節的含義:致意、問候、歡迎、友好、祝賀、鼓勵、感謝、再見等。從而感受到:當你進入學校與同學、老師一聲問候會使雙方感受到一種和諧和溫馨;當你在生日或取得成績後,得到別人的祝賀,你會感到濃濃的情意和一種自豪;當你遇到困難時得到別人的鼓勵、幫助時會感到一陣輕鬆。並懂得個人講禮貌、禮節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它是社會文明基礎之一,是四化建設的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3)注重“站姿、坐姿、走姿”的統一

常人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良好的站姿會給人以表態美造型,是美好的人格亮相,是人格魅力的展示。良好的坐姿,它既體現形態美又體現了行為美;良好的走姿是在站姿的基礎上展示人體形的極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