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的形象素質教育與升級理論指導2
2.學生形象素質教育的方法
一直以來,中學生都以一種標準化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記憶中、視線裏。然而這樣的形象正逐漸地被“80年代後人群”所顛覆。現代學生的形象該不該繼續著同樣的標準?清純、端莊、嫵媚、活力、新酷、另類、叛逆,什麼是你希望見到的學生形象?在當代社會,什麼樣的形象才能代表中學生呢?
形象規範
據了解,一般學校對學生的形象都有這樣的規定:男同學不能留長發,女同學長發不能披肩,不能戴戒指耳環,不能亂掛配件飾品,不能染指甲,不能染發,不能穿露臍裝……還有一些學校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穿校服。學校方麵認為,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正向學校蔓延,一些學生染發燙發、描眉畫眼,沒有學生樣子,既分散了精力影響學習,也給學校聲譽帶來不良影響。
學校推出這樣強製性的規定,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們將精力放在讀書、學習、提高綜合素質上,而不是在外表上下功夫。而且學生統一著裝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遏製中小學生在穿著上的攀比風氣。既能防止一部分學生的優越感,也能消除另一部分學生的自卑心理,這對於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另外學生統一著裝,也有利於全社會對學生進行監督和保護。
不少家長都很讚同學校的規定,一位家長這樣說道:“中小學生通常還沒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周圍同學的影響。如果讓他們自由著裝的話,一方麵容易在同學之間造成衣著的差距,令貧窮的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種自卑的想法;另一方麵也容易在學校形成攀比之風。這本質上也不利於孩子們的個性發展。”
個性裝扮
處於青春期的學生,他們喜歡玩個性,喜歡與眾不同,他們不安定,不循規蹈矩。他們喜歡新鮮的東西,FLASH、電子遊戲機、網遊、動漫……這些新的流行,都是中學裏半熟的青少年們先愛起來的。許多中學生毫不諱言地告訴記者,他們喜歡另類的形象和裝扮。一度風靡的“哈韓哈日”風裏,有些學生一到校外,身上就掛滿了日韓飾物,耳朵聽著日韓音樂,眼睛看著日韓劇集……他們崇尚的青春形象,事實上與學校、與家長有著清晰的距離。
當然也有不少學生反對刻意扮酷,“毫無主見地模仿明星,莫名其妙地扮深沉,說話帶點不陰不陽的怪味,那都不叫酷”。
多數學生認為:校服太缺乏朝氣埋沒了女生窈窕的曲線,遮擋了男生動感的風采。而且款式陳舊,千人一麵,已成為無性別服裝,不論男生女生,穿上後一律是圓鼓鼓、鬆塌。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校服是:不要太古板,簡潔大方,色彩既不鮮豔又不暗淡,風格莊重,做工精致,價格便宜。
最佳形象
學生當然要注重外在形象,因為良好的外在形象給人以自信和力量,也給對方以尊重。但這種良好的形象絕不是靠刻意打扮出來的,它必須是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即氣質,這種氣質既包括對科學技術知識的掌握,也包括對人文科學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質,是一個綜合指標。總體說來,新世紀的中學生形象應該是:外表樸素大方,內心胸懷寬廣,人格積極向上,心智健康,誌向遠大,不卑不亢,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具有強烈求知欲和青春活力,德、智、體、美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