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校公共文化的建設7(2 / 2)

(1)了解當地新聞業和記者。

了解地方上各家教育記者的姓名、職責、權限,偏好的報道體裁,及截稿時間等事項,將有助於學校與記者聯絡上的方便,並且在新聞被扭曲或報道失真時,學校可以即時有效的處理。

(2)主動提供重要的教育訊息、新聞稿。

學校應該經常傳送有新聞價值的教育訊息給媒體記者,而定期的將學校重大的消息用新聞稿的形式送給報社,這將可大大的增加學校消息被報道的機會。

(3)主動邀請媒體記者參加學校重要活動。

學校舉辦大型或特別的教育活動或研討會時,學校應該主動邀請媒體記者參加、采訪,並提供相關的資料給記者成為新聞的體裁。這不但可以提升公眾對教育活動的興趣,又可以推銷學校的辦學成效,塑造良好的形象。

(4)指定專人負責新聞之發布。

學校有必要指定一名新聞發言人與記者聯絡,發布新聞稿,提供可靠的消息及第一手資料,以避免訊息傳遞出差錯,並可降低記者做扭曲事實報道。學校所發布的新聞稿是學校對外形象的一部分,所以除了發言內容必須慎重外,也必須注意文字的修飾。

(5)誠實、真誠和坦率的公布事實

對記者不要說“不予置評、無可奉告”等用語。假如一時不知道答案,學校應該試著去尋找,並且在截稿前給記者回覆,以維護學校的信用。

(6)公平對待各媒體。

媒體記者最怕是遺漏重要的新聞,學校如有重大活動時,應邀請每位記者參加,以示公平,避免造成“獨家新聞”的情況。學校與媒體關係建立的原則如能把握,媒體將成為學校辦學績效的宣傳途徑,如此可提升學校形象,建立公眾對學校的信賴與好感。

學校公共關係是學校行政工作的一環,其目的在增進學校與公眾間的相互了解,建立彼此的信賴、支持與合作的良好關係。與學校有關的公關分為內部公關和外部公關,要做好學校的公共關係,必須先辦好學校教育,讓學校成員認同學校,凝聚內部的團結和共識,建立內部的良好公共關係,則外部公共關係的建立就不難了。開展學校公共關係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的責任,需要重視和公眾的雙向溝通,事實與宣傳並重,並且有計劃、長期的努力,才能博得公眾的信賴。在進行學校公共關係的運作過程中要先調查收集相關資料,擬訂實施計劃,展開執行行動,最後評估計劃的成效並加以修正。實施學校公共關係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方法大多為運用大眾媒體、出版學校刊物、家庭聯絡簿等非人際性的溝通以及辦理各項活動,邀請家長與社會人士參與、家庭訪問等麵對麵的人際溝通方式。書麵及資訊上的溝通有其功效,但是麵對麵的溝通有時更能建立關係與獲得支持。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尚未設置公共關係專責部門,大多數的專家指出校長是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動核心,校長在社會中應扮演“良好關係者”角色,應積極與相關之公眾進行雙向溝通,建立學校與公眾之間的和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