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會做事、做人9
3做個有誌向的人
“你打算將來幹什麼?”這是生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之一,尤其是朝氣蓬勃的青少年。的確,理想和未來對每一個人來說即是一個讓人傷腦筋又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羅曼·羅蘭曾說過:“沒有誌向的青年,就像斷線的風箏,隻會在空中東搖西晃,最後必然喪失前程。”人隻有有了誌向,生活才會有芳香,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境界,才能在對誌向的追求過程中得到好的體現。所以,要敢於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到成才的坐標之上並為之不斷地去努力。隻有這樣,自己的青少年活才會更加豐富而充實;隻有這樣,才能更加完善自己的人生。
凡事遇則立,不預則廢
人們常把“人無誌不立”、“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之類的話語當作自己的座佑銘,這裏所說的“誌”其實就是人們心中那個確定目標,以及要為之奮鬥的決心與堅持。立誌就是讓一個人從大地上站立起來;從懵懵懂懂中清醒過來;從渾渾噩噩中悔悟過來;從艱苦之中卓然挺立起來。立誌是一種自我警醒,是成就自我關鍵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或許你目前一無所有,一無所成,這些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有誌向。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心裏定義的人生成功都是不一樣的。但無論這個定義有多廣泛,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在相同的條件下,不管選擇了怎樣的人生道路,事先有沒有目標其結果是大不一樣。有些人的生活完全沒有目標,有些人隻計劃眼前幾天的日子,但現實的生活總會神奇的將它與那些有明確目標並且能持之以恒的人區別開來。所以,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首先須要立誌。
古語有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觀察你的周圍就不難發現,很多同學不單對自己沒有什麼要求,而且還沉淪在迷惑巔倒中。有同學喜歡打網絡遊戲,隻要一碰觸到鼠標,精神狀態就能一下子進入忘我的境界,可以廢寢忘食,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有著無比的決心,強大的意欲,不“打到痛快”誓不罷休,希望創出紀錄,來肯定自我的價值。相反一位高考狀元曾經這樣說:“人要樹雄心,立大誌,當我上中學時,就立誌將來上重點大學;當我選擇了文科後,就立誌上北京大學;當我名列前茅時,就立誌拿文科狀元;當我拿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時,就立誌繼續深造,向更高的學位攀登。”他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斷確立目標、不斷追求、不斷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所以,立誌的人和沒有誌向的人在各個方向都不大相同,正因為如此,立誌才把人區別開了,也才有了成功與失敗之分。
鳥貴有翼,人貴有誌。人的一生絕不能隨波逐流,這樣的生活方式對自身無任何好處,死後也會默默無聞不能為世人留下些什麼。正因為如此,就要在年輕之時給自己定下誌向,時刻保持激情的去追求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努力去做旁人不敢做也無法做到的事情。隻有擁有這種可貴的自強自立精神才能報效國家,光耀門楣。
有誌向方能成大事
一個人即便是出身貧寒,饔飧不繼,但隻要有遠大的誌向、崇高的抱負,也能奮然前行,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相反,如果沒有遠大的誌向,就不可能成就大業。一般情況下,對自己的要求高,取得的成就越大;對自己的要求低,取得的成就則小,甚至會一事無成。
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法拉第確定電磁感應的基本定律,從而奠定了現代電工學的基礎。此外,有磁致光效應等多項重大發現。然而,這位被大思想家恩格斯稱作是“到現在為止的最大電學家”,卻連小學大門都沒有進去過。當同齡的夥伴都坐在教室時,他卻一邊賣報,一邊認字。後來又自學了電學、力學和化學知識。他立誌要在科學領域作一番成績,於是就給赫赫有名的戴維教授寫信表示:“極願逃出商界入於科學界,因為據我想象,科學能使人高尚而可親。”而當時的法拉第僅僅是一個裝訂圖書的學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