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學質量管理5(3 / 3)

因此,教育質量管理體係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學習成績,還包括學校的總體辦學水平,即辦學目標、發展規劃、係統管理、資源配置等。著名營銷學家格朗努斯認為,服務質量不僅與服務結果有關,而且與服務過程有關。

顧客實際經曆的服務質量是由技術性質量(服務結果的質量)和功能性質量(服務過程的質量)組成。這一觀點已在研究中得到實證支持,應對我們的質量觀有所啟示。

對學校產品進行定位,明確服務對象

學校的產品是什麼?這是一個必須界定清楚的問題。產品定位是否準確,關係到學校的顧客觀、服務觀、質量管理體係各要素、各過程的定位。

在目前經過ISO9000族標準認證的學校中,有些把學生確定為學校的“產品”,把用人單位視為“顧客”;有些把教育服務、科研服務確定為學校的“產品”,把學生視為“顧客”;還有的把學生既視為“產品”,又視為直接“顧客”等等。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學校的招生、教學組織和畢業分配均由國家計劃決定,學生個人、學校等都成為國家教育計劃體係中的一個細小單元。因此學校的教育過程和企業的生產過程一樣,隻需考慮人的加工,將學生作為一種產品送入計劃體係的另一單元——用人單位,這是一種沒有反饋的係統。而在市場經濟體製下,在勞動力市場中,供求雙方是人才與用人單位,而非學校與用人單位。

任何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所培養出的畢業生都不可能成為學校的產品。學校任何時候都無權將學生作為自己的產品進行變賣、奉送。

同時,在校學生也不是學校財富,不可能作為半成品而抵押貼現。其中“服務”這類產品包括有形的、定製化產品,如產學研活動提供的實驗樣品、成品等;無形的、定製化服務,如教學環境、學習氛圍、畢業設計與論文指導、心理谘詢、就業指導、技術服務等;無形的、標準化服務,如專業與課程質量管理體係,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等;有形的、標準化產品,如教材、借書證、學生證、校園一卡通等。

明確質量管理的“過程和要素”,進行教育過程分析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係,需要依據職業學校本身的規模、人員的能力、具體的目標、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及其實現的具體過程,去設計出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和特點的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係,並加以實施。

(1)“過程和要素”的轉化。在學校教育管理中,與質量形成有重大關係的過程主要有教育設計和提供過程、學生服務過程和支持過程等三大類。隻有抓住學生培養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關鍵環節,才能有效地將質量體係的“過程和要素”轉化到教育過程中,由此建立的質量管理體係既符合ISO9000質量標準,又具有學校管理特色。根據質量標準中的5個“過程和要素”,學校質量管理體係應建立下列程序或形成程序文件。

①資源管理。“資源管理”主要應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設施保障控製和學習、生活環境的控製。

②管理職責。“管理職責”應包括:製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規定質量職責和職權,並明確內部接口處及與外部接觸麵上的職能;管理評審,由管理者對質量管理體係、質量方針和目標進行正式的、定期的和獨立的評審。

③質量管理體係。在學校教育中,“質量管理體係”至少應包括: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文件和資料控製程序;質量記錄控製程序;內部審核控製程序;不合格學生控製程序;數據分析控製程序;糾正和預防措施控製程序。

(2)“過程和要素”和文件要求。ISO9000∶2000版質量標準體係共有5個“過程和要素”,它們是:質量管理體係,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和改進。其文件化程序的強製要求弱化,隻要求必須具有6個程序。職業學校建立ISO9000質量管理體係,必需的質量管理體係文件應該有: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工作文件。

(3)教育服務過程分析。2000版ISO9000族標準提出了過程方法模式,要求係統地識別和管理組織所應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強調以下方麵的重要性:理解並滿足要求;需要從增值的角度考慮過程;獲得過程業績和有效性的結果;基於客觀的測量,持續改進過程。

對職業學校教育過程進行分析,首先要按照ISO9000族標準的要求,有效地識別過程及其相互作用,了解每一個過程的輸入和輸出,並通過對這些過程提供足夠的資源,以保障得到滿意的過程結果。總的來說,其過程可以分為教育設計和提供過程、學生服務過程和支持過程等。

總之,通用的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係認證為職業學校管理提供了一條規範質量管理、接軌國際標準的途徑,但實踐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每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和義務為深化職業教育評價尺度、促進教育管理的現代化作一些實質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