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學管理製度3(1 / 3)

第六章 教學管理製度3

7.教學常規管理製度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必須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主要指教學秩序、教學環節、教學評價、教學科研與教學改革四個方麵的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學秩序、開展教學研究、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完成學校教育任務的保證。

教學常規管理的基本要求

(1)各教研組、全體教師應認真學習有關各學科的《課程標準》,經常對照,做好自查,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標準和要求,規範教師的教學工作。

(2)各教研組及全體教師,每學期初都應根據學校對教學工作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認真製訂教學工作計劃,落實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各項措施,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切實實施計劃,期末認真做好總結。

(3)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地抓好教學過程的六個基本環節。

備課:各教研組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集體備課製度,每兩周由教研組長組織一次活動,每堂課前都要認真寫好教案(新教師一定要寫詳案),充分做好教學的各項準備。不上無準備課,杜絕不備課、無教案進教室上課現象,提倡各學科教師利用網絡收集備課資料,拓展備課內容。教導處每周檢查一次,不合要求的每次扣0.1分。

上課:教師應嚴格按課表上課或組織學生開展活動,不得私自調課、停課或擅自改上自習課。帶教案上課,無教案上課每次扣0.1分。因公外出的教師,原則上應通過臨時調課完成自己的上課任務。因請假或其它原因需調課、停課者,須提前一天告知,經教導處批準;確實需臨時調課的,必須向教導處補辦手續。杜絕上課遲到或提前下課現象,教師要愛護學生,不譏諷、嘲笑和侮辱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上課紀律考核:

①上課前第二遍鈴響後,教師必須進教室準時上課,不得離崗或提前下課,不得接打手機和收發信息,每發現一次扣減0.1分。

②每曠課1課時,扣減0.2分。

③不經過教導處私自調課,每發現一次扣減0.1分。

④學生逃課,每發現一人次任課教師與班主任同時各扣0.05分。因教師上課管理不嚴,造成不良後果,扣減任課教師0.05分,該教師將承擔一切後果,學校將給予紀律處分,並記入其業務檔案。

⑤因主觀原因未完成教學任務,扣減8分,並記入個人檔案。

⑥任課教師每學期至少上兩節多媒體課,少一節扣0.1分。

課堂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內容正確,板書工整,語言規範,表達清晰,課堂結構安排合理。教學方法、手段擇宜而用,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提倡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組織教學。樹立“以生為本”觀念,課堂教學體現學生主體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雙基”,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班主任要認真組織學生收聽或收看學校集體廣播,視頻教育,不得隨意關閉廣播挪作其他教學活動。有實驗要求的學科必須按教學計劃完成實驗項目,每次實驗前後須按規定填寫實驗申請和實驗記錄。實驗所需的材料應提前一周告知實驗室管理人員。需進教學專用室上課的教師應安排好學生的固定座位,協助管理員管好專用室的設備和衛生工作,及時做好登記工作。

作業布置與批改:各科教師都應該按照教學需要,精選和設計作業。學生每天課外書麵作業量控製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強調格式,強調訂正。作業必須由教師自行認真批改,掌握情況,及時反饋,及時調整,改進教學,杜絕隻有布置,不批改或不及時批改的現象,杜絕布置重複性、機械性作業,提倡各學科教師進行作業麵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