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學管理製度2
3.教學目標管理製度
工作目標
麵向全體學生,使其掌握教學大綱、教材所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校教學質量達到普教中上水平。
實施要點
(1)認真貫徹教學常規要求,使教師在備課、上課、輔導、測試等方麵達到規定的標準。
(2)搞好教學改革,轉變教學思想,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質量。
(3)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基本掌握預習、聽課、複習、作業等基本學習方法,養成勤奮好學的自學習慣。
(4)做好教學質量分析工作,加強質量控製,落實改進措施。
(5)各學科教師都要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6)努力做好教務工作,對教學檔案、統計材料、計劃總結、報表等,進行整理、編目。
4.教研組工作目標管理製度
加強教研組基本建設
(1)爭創優秀教研組。
(2)開展教學基本功達標創優活動。
(3)定期對全組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價。
教學質量管理規範化
(1)定期對單元知識達標情況進行檢查。
(2)定期對期中期末質量進行分析,提出教學改進措施。
(3)學科統考、評比、競賽成績達到普教前三名。
指導教師提高有效教學能力
(1)有計劃地學習有效教學的先進經驗。
(2)開展有效教學的評比活動。
(3)培養有效教學的典型。
根據學科特點,增強教學德育功能
(1)掌握學科知識結構體係。
(2)教學中自黨進行德育滲透。
落實學科、學生特長培養工作
(1)落實活動計劃、時間、地點、人員。
(2)第二課堂活動基地管理達到標準。
5.年級組工作目標管理製度
開展有效教育活動
(1)製定專題教育計劃,認真實施,及時總結。
(2)開展學生行為規範訓練。
(3)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
(4)開展獻身事業的理想前途教育。
建設文明年級組
(1)人際關係和諧。
(2)做好教師評價工作。
(3)爭創文明年級組。
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1)組織班主任開展工作。
(2)保證各學科教學有秩序進行。
(3)保證課外活動按計劃開展。
對教育教學質量實行有效控製
(1)定期進行教育教學質量分析。
(2)學生全麵發展,質量達到學校控製目標。
6.學校教學管理製度
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實現教師高水平,教學高質量,辦學有特色,就必須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紮實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動,特製定學校教研活動製度:
(1)學期初,教務處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製訂學校的教研計劃,學科教研組要製訂組的教研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要求具體詳實,切實可行、嚴禁形式化、任務性、應付檢查。
(2)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兩周定時活動一次。按照活動計劃研究材料,討論新課程標準,說課做課評課,試卷分析,研究科研課題,教學經驗交流等等。杜絕走過場、熬時間,要落實到實處。有詳細活動記錄。
(3)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老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4)“四課活動”經常化。每學期每位教師做一次彙報課,每學科搞一次研究課,學校組織一次優質課評選,組織一次觀摩課。力爭每學期都能湧現出新的教學能手。
(5)同年級同學科要堅持集體備課(詳細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分析重點難點,切磋教學方法,探討雙基訓練和能力培養。
(6)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務處報告工作,反饋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於領導改進工作。
(7)學期末,教研組和教導處要寫好教研工作總結,教師要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和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存入學校業務檔案。教導處要整理編輯論文集交流或推薦到報刊、出版社發表。對教科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要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