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自覺紀律教育的故事4(2 / 2)

周處回到家鄉以後,發憤上進,好學不倦,講究節操,舉止言行部做到忠信克己。一年後,他終於贏得了人們的信任。州府也見他是個有誌有勇的人物而爭著聘用他。

周處受聘後,先後在東吳時任東觀左丞、無難督辦職,在晉朝時任過新平太守、廣漢太守、楚內史、禦史中丞等職。後來還馳騁沙場,成為了英勇善戰的將領。

周處勇於正視自己的錯誤,並能從善如流,真誠改過,終於成為新人的精神為後人傳為佳話。

10.吳隱之飲泉自誓

吳隱之,字處默,東晉時鄄城人。隆安年間,吳隱之被任命為廣州刺史、龍驤將軍、假節,兼平越中郎將。

當時的廣州地區已開發得比較快,又是個群山接連大海,奇珍異寶出產豐富的地方。據說一小箱子的珍寶就可以供幾代人的花費。雖然那裏常有瘴氣傳染病,使人們對此很恐懼。然而,任廣州刺史又是個引人注目的肥缺。頭幾年,先後的幾位刺史大都貪汙受賄,到卸任時都滿載而歸。

東晉朝廷想要革除廣州的這些政弊。決定任命吳隱之任刺史。

吳隱之赴任途中,一天到了廣州城北的石門。當地有條北流叫做“貪泉”。據說,這貪泉的水是喝不得的,隻要一沾嘴唇,就會在心裏萌生無底的貪欲。有的還說,前某任刺史,多年廉潔自愛,隻因誤喝了“貪泉”水,結果犯了貪汙罪。

對這些議論,吳隱之不置評論。他帶著妻子和隨從來到泉邊,徑直俯身從泉中舀了一杯水,當眾一飲而盡,並賦詩一首:“古人雲此泉,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意思是說,古人稱這水叫貪泉,喝一口會有想得千金的欲望,然而,如讓伯夷叔齊來喝了,他們的節操是始終不會變的。

果然,吳隱之說到辦到。到任後,對自己及家屬督責更嚴。他的生活很簡樸,隻有青菜或幹魚下飯,同時經常教育他的親屬和部下,不能鋪張浪費,更不能占用公家一點便宜。他除了維持簡單生活而外,一切收入都繳給公庫,對政務則是不辭辛苦,晝夜操勞,嚴明法紀。

吳隱之為官幾年,廣州地區繁榮昌盛,民眾康樂。百姓們稱他是一心為國為民的“清官”。他卸任北歸時,除了帶來的簡易行裝外,幾乎沒有什麼添置。

他的妻子買了一斤沉香,打算回去後換點錢貼補生活,被吳隱之發現了,他問明情況,將沉香投入江中。

吳隱之嚴格要求自己的事跡在民間廣為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