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用來反映生活、為生活服務的,隻有立足於生活的寫作,文章才可能生動活潑。語言描寫也是如此。要讓人物的語言具有生活化的鮮明特點,還需注意兩點“多用俚語,兼顧身份”。描寫人物語言,特別是對話時多用短句,多用變化性強的句式,不必拘泥於語言結構的完整,反而更能發揮生活化語言的優勢。而且,有道是“三句半不離本行”,人物語言都帶著明顯的身份、職業及性格特點。
(4)人物語言並不是單純的、機械的表達
有些學生寫人物對話的時候,隻注意寫人物說的話,而不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老是“我說”、“你說”、“他說”,寫出來的文章幹巴、乏味。寫活人物對話,還要注意說話人的“聲”以及“像”,從多個角度綜合描繪,注意“聲像並重,多維刻畫”。
①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像”,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除了會有話語,還會有相應的麵部表情和動作,在這裏,我們稱之為神態表情和體態語言。融入人物的神態表情。每個人說話時的表情各不相同,同一人物不同時候說話的表情有所不同。所以寫人物語言時還要寫出人物說話的表情神態。
②接著,我們來看一下“聲”,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音調會有起伏變化,也會有輕重區分,寫人物語言時,注意音色、音量的變化,同時寫出說話者說話時的語音語調,如聲音的大小、高低、急緩等,語言的形象感會更強。
3.語言描寫的要領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通過人物的語言,可以表達人物的性格特征。所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可以說明語言描寫的功能和作用。那麼,怎樣才能使人物的語言成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呢?
(1)語言要能顯示人物的身份,職業,地位,經曆
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行話運用適當,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紹。
(2)語言描寫要能夠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讀者應該從人物獨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行為的動機,追求的目的,行將采取的措施等等。而人物之間的對話,則應該隨著情節的開展逐步表現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的感情,顯示人物之間的內心交流。它雖然不如獨白那樣直接、坦露,卻同樣應該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變化,觸摸到人物的心靈深處。
(3)語言描寫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大千社會,人物種種色色,每一個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所以在描寫人物性格時,一定要有自己的特征,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千萬不能把街頭乞丐的語氣寫得趾高氣揚;又或是把老人的語言寫得太過“兒童化”。這些都是寫作的大忌。
(4)語言描寫要成為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
語言描寫還應用來預示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或通過語言描寫介紹環境或時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議論以深化主題,使語言描寫成為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
(5)語言描寫要生動、簡潔,力忌八股調、學生腔
生動、簡潔是寫作的生命,任何拖遝、囉嗦的文章都會引起讀者的反感,並最終被人們拋棄。另外,八股腔、學生腔也因其行文的呆板、生硬,不受人們歡迎。為此,我們在作文或寫作時,一定要正確運用寫作的技巧,努力提高創作水平,這樣,才會寫出有水平,高質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