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課堂教學管理5(1 / 2)

第二章 課堂教學管理5

9.課堂教學導入工作方式

熟悉課堂教學導入的方式,利於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導入方式的全麵把握,有針對性地選擇課堂的導入方式。

直接導入

(1)直接導入又稱開門見山式導入。就是在上課開始後,教師開門見山地介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各個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學進程等,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或要解決的問題,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

(2)直接導入是通過啟發誘導學生逐步進入新課的,因此它隻適宜於學習積極性較高且具有一定意誌力的較高年級的學生,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不宜采用直接導入的方式。

複習舊知識式導入

在講授新知識時應考慮新舊知識之間的聯係,很好地利用與新課內容有密切關係的、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或者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的知識,以此設計導入語,引出新的內容。複習舊知識的導入方式重在恰到好處地選用與新授課內容關係密切的知識。這種導入有4種具體方式:

(1)從總結舊課入手導入新課。又稱為歸納導入式。其運作方法與要求是:教師提出要講授的新課題之後,首先對上節課新講的內容概括地小結一下,扼要複述出與此有關的新知識,講課時使學生把新舊知識連貫起來思考。這樣既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又能較好地鞏固已學的知識。

(2)從檢查提問舊課入手,導入新課。其運作方法和要求是:教師在講課之前,先麵向全班學生提出幾個前節課學過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全班學生的回憶思考,再找幾個學生回答問題,在個別學生回答、教師做出訂正和補充的基礎上,帶動全班學生複習舊課,進而導入新課。

(3)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聽、寫、練等活動,導入新課。其運作方法和要求是:在講授新課之前,先讓學生以聽、寫、板書、朗讀、翻譯、練習等活動方式複習舊課,使學生再現已學過的知識,然後導入新課。

(4)向學生提示問題,引導回憶舊課或者有關的知識、事件導入新課,該方式又稱聯想式導入。其運作方法和要求是: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提示學生回憶前節課講過的幾個問題,或讓學生提出與新課有關的事情、知識。學生經過回憶思考,在頭腦中再現提問的內容,不經由學生直接回答即轉入新課。

提問式導入

也是最常用的導入方式。它通過提出一些與新課內容有關的、學生已經了解的有趣的問題,激發起學生想要了解該問題的好奇心,進而導入新課。

懸念式導入

這種導入方式是利用上課頭幾分鍾的最佳時機,通過設疑、製造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問題導入到新課之中。

直觀演示式導入

(1)這是一種通過先讓學生觀察實物、模型、圖表、幻燈、投影、電視或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等,引起學生對即將講授內容的關注,然後從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提出問題,使學生從解決問題入手,自然而然過渡到課題教學的導入方式。

(2)因為這種導入方式一方麵能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另一方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於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和加強對將要學習新課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因此這類導入方式運用很廣,各學科,各年級均可運用,尤其在中低年級和自然學科中,運用這種導入方式,效果更好。

(3)直觀演示式導入重在激發學生對新課內容的興趣,因此運用這種導入方式要注意:

①實物、模型、幻燈、電視等的內容,必須與新課內容有密切的關係。

②在觀察中,教師要及時且恰如其分地提出問題,為學生學新課做好準備。

③設計好演示程序,所用時間不要過長。

實驗演示式導入

(1)這種導入方式是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先做一個小實驗讓學生觀察,通過提問或指導學生觀察,使學生看到某一現象,然後通過分析歸納,以得出的結論或觀察到的現象導入新課的方式。這種導入方式能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知識,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2)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或操作實驗、多種感覺器官並用,也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種導入方式經常應用在自然學科的課堂教學中。

故事式導入

(1)這是一種適當地選講與新授新課內容有關的故事、趣聞軼事導入新課的方式。

(2)青少年兒童(包括青年學生)都喜愛聽故事、趣聞軼事。各學科的發現史、發展中都有許多動人的故事,適當地選一些與講授新課有關的小故事或故事片斷,不僅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極易於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