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3
7.教師要注重師德的修養
德、職德,是個人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範和準則,是教育行業對社會所負道德的責任和義務。從事的行業不同,職德也就不同,從醫有醫德,從商有商德,從教有師德。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手持傳道授業的金鑰匙,就應注意師德修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標準的提高,教師對社會承擔責任愈來愈大,發揚愛崗敬業精神就應該進一步加強。
師德是傳統美德的延伸和行業道德的典範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穩定的行業行為道德規範,它的繼承和傳播主要是靠教師來完成的。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傳統美德主要是靠一代一代的教書匠傳播下來的。今天人民教師在這方麵的作用更大,一方麵要對祖國的文化遺產繼承和發展,對傳統道德提煉升華並發楊光大;另一方麵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風尚新道德的出現,人民教師不但有自覺遵守和實踐的責任,而且還要積極倡導和教育學生去遵循新的道德要求,進而實現新的良好社會道德風尚。
今天 在某些方麵看來,對高尚道德境界追求的人是較少的,投機取巧,能撈即撈,持大把鈔票的人很能吃得開,走得紅。可山珍海味認不全的“九等”公民們依然是堅定信念,牢記職責,愛崗敬業,勤奮工作,抱著對崇高境界的追求和人生價值實現的願望孜孜以求,嘔心瀝血,為國育才。雖生活清苦,卻能安平樂道。尤其在農村邊遠山區的教師們,精神文化生活枯燥,一杯清茶,一碟鹹菜,往往是吃了今天不知明日何求,更談不上山珍海味了。
象我們那辛勤耕耘教壇三十多年的老教師張紹靜同誌,就是在如此的生活環境中甘為蠟燭,甘當鋪路石,戰死在三尺講台。臨終時還叨念著他的班級、學生。這種不為金錢所動,名利所誘,安逸所累的職業道德風範已衝破了金錢纏繞的暈圈,而步入一片光明的天地。學校在他死後的掉詞中寫道:“你的豐功業績在教師隊伍廣為傳頌,在西山坡永遠銘記。”這些教師難道不是社會道德的光輝典範嗎。
師德師風整頓是教師愛崗敬業的完善
優秀傳統的中國文化教育,是人們追求真善美,擯棄假醜惡,實現愛崗敬業的自我完善。差不多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傳統文化對人們起的是同樣作用,教師是文化傳統的傳播者,受其影響自然是十分深刻。
世界上一些教育發達的國家,作教師的條件是很嚴格的,在道德方麵的要求遠遠超出其他從業者。教師具備的道德要求,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職業道德要求,它包含豐富的內容,既要求教師具有外在的言談舉止的文明規範性,對學生起導示作用,又要求教師具有內在的堅定意誌,豁然大度,熱情大方,是非分明,正義感強等。重在愛崗敬業對學生的內心世界產生熏陶和感染。當這幾種要求達高渡統一時,才能算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夫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各個方麵特征的和諧都是由某種主導首先的東西決定的,這個主導首先性的東西是道德,道德是照亮一切方麵的光源。”人民教師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神聖職責,在科學治國,科技新成果日新月異,而消極腐朽思想尚末徹底滅絕的今天。教師更應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和業務修養,增強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心,發楊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既是職業的要求也是時代的呼喚。
師德建設是愛崗敬業的關鍵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師法》中指出:“建設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養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對教師具備文明規範的言談舉止和優良純樸的道德品質,要求教師熱愛祖國,對教育事業無限忠誠,盡職盡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關愛學生,喚起學生努力學習,苦練本領的熱情,為學生今後終身工作都起到激勵作用。
人民教師有著光榮傳統的美德。在新時期人民教師更應該永保潔操,發揚優良傳統,不斷提高師德修養。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做無愧於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的稱號——人民教師。
8.敬業是優秀教師絕對標準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敬業,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爭取不斷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如果沒有了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領域裏進行過堅持不懈地努力。
許多人都曾為一個問題而困惑不解:為什麼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成就卻遠遠落後於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應該先問問自己:我是不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的目標上了?我是否用心做好工作了?對於工作中的挑戰,我是否接受挑戰了?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無法作出肯定的回答,那麼它就是你無法取勝的原因。
在學校,教師盡職盡責才能做好工作,創造效益,因此,敬業是優秀教師的絕對標準,因為它是學校的生命和靈魂。一個不能讓學校充滿活力和發展的教師,就是沒有必要的教師,學校也不會讓這樣的教師永遠生存下去。因為學校行為目的就是發展和效益,發展和績效需要優秀教師創造,而優秀的教師需要盡職盡責地工作來體現,這就是學校和教師的連鎖價值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