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5(2 / 3)

受人尊重會獲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論你的工資多麼低,不論你的領導多麼不器重你,隻要你能忠於職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熱情,漸漸地你會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和自豪,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和勝利者的心態去對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

一個對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往往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也是一個無法體會快樂真諦的人。要知道,當你將工作推給他人時,實際上也是將自己的快樂和信心轉移給了他人。

作為敬業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要尊重並忠誠於領導。其實,領導和教師並不是對立的,大家都是在一個組織合作的人,有著共同的利益。對領導要有同情和理解,向他學習,並不因為他是領導,而是因為他是傑出的人。一個好領導會使你受益無窮。如果你是忠誠的,你就會成功。忠誠不是對某個學校或個人的忠誠,而是一種職業的忠誠,是承擔某一責任或從事某一職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

初涉職場的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做事都是為了領導,為領導掙錢。

但也有些人認為,能混就混,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高也不用我去承擔,甚至還扯領導的後腿。其實,這樣做對學校、對你自己都沒有好處。

事實證明,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後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職業,豐富的經驗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會為你帶來助力,你的敬業精神也會為你的成功帶來幫助。因此,把敬業變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業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廢寢忘食,但有些人則需要培養和鍛煉敬業精神。如果你自認為敬業精神還不夠,那就強迫自己敬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任何事,讓敬業精神成為你的習慣。

把敬業變成習慣之後,或許不能為你立即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就相當有限。因為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於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做任何事都會有“隨便做一做”的直接反應,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當然也說不上由弱變強,改變一生的命運了。

所以,短期來看“敬業”是為了領導,長期來看還是為了你自己!因為敬業的人才有可能由弱變強。

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磨練和培養自己的敬業精神,因為無論你將來到什麼位置,做什麼工作,敬業精神都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寶貴的財富。

15.始終保持敬業的職業態度

態度是我們語言中最重要的詞彙,它作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一個人的私生活和職業生活。來自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中,積極、主動、努力、毅力、樂觀、信心、愛心、責任心……這些積極的態度因素占80%左右。無論你選擇何種領域的工作,成功的基礎都是你的態度,也可以這麼說:態度決定結果。

對待工作的態度,是一個道德問題——職業道德。有些教師總是認為工作隻是為了學校,而自己從中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既然對自己沒好處,那就隨便應付一下完成了就可以了。如果一個人本職工作做不好,就會失去信譽,他再找別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沒有可信度。如果認真地做好一個工作,往往還有更好的更有成就的工作等著他去做,這就是良性發展,也就因而擁有更高的信譽和業績!

職業態度決定敬業強度

一項調查顯示:學術資格已不是學校招聘首先考慮的條件,更重要的是新招來的教師有正確的工作態度。大多數學校認為,迄今為止,這是學校在雇用教師時最優先考慮的,其次是工作人員應該具有職業技能,接著是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