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5(1 / 3)

第一章 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5

12.教師提高師德修養的方法

提高自身師德修養

健全人格,從一言一行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作好學生的表率。通過行動直接使學生的學習、品德行為乃至思維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受到我正麵的影響。促使學生建立健康的人格。

要關愛每一位學生

愛是教的心理動力,教師的教總是植根於對學生的愛。教師隻有愛學生,才能精心地教學生,才能盡心竭力的教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產生“親師信道”的心理基礎。老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追求真理,確立科學人生觀的精神動力。

要有勤業精神

高尚的師德也體現在“刻苦鑽研、嚴謹篤學”之中,因為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是做教師的根本條件。具有淵博、豐富知識的教師,才能用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去把自己的知識教給學生。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需要教師的知識不斷更新,與時俱進。我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與時俱進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技術,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本領。

要有樂業精神

進一步升華道德情操。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盡管我們教師沒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和權力,也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財富,更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但我們要理性麵對市場經濟的衝擊、拒絕社會各個方麵的誘惑,更多的以辛苦、操勞、責任守住自己心靈深處的一方淨土,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13.幹一行要愛一行

由於能力、經驗、經濟條件等方麵的原因,很多人並不能一開始就找到自己心愛的工作,可能你目前幹的就是一件你出於權宜之計的工作,但是,隻要你手頭上有工作,你就要以虔敬的心態對待這份職業。即使你自命不凡,心中夢想的是更加美好的職業,但是對你手中的職業,一定要以歡快的態度接受,以虔敬和認真的姿態完成,所以,不僅要“愛一行,幹一行”,還要“幹一行,愛一行”。一旦你決定要從事某種職業,或者你一旦在從事某種職業,就要立即打起精神,不斷地勉勵自己、訓練自己、控製自己。在你的工作中要有堅定的意誌、凝重的敬畏,不斷地向前邁進,如此就會走向自己夢寐以求的成功境地。

在這個意義上,任何合法的職業都是平等的,我們反對對任何一個合法職業的歧視。從高級辦公樓走出來的白領,決不能輕視街道拐角擺報攤者的職業,因為二者隻有分工上的不同,在履行各自的人類職責的意義上,完全是平等的、相同的。

14.將敬業作為一種習慣

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敬業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其具體表現為忠於職守、盡職盡責、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等職業道德,其中糅合了一種使命感和道德責任感。這種道德感在當今社會得以發揚光大,使敬業精神成為一種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

任何一家想取得較好教育質量的學校必須設法使每個教師敬業。沒有敬業的教師就無法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就難以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然而,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行業,無論到什麼地方,我們總是能發現許多投機取巧、逃避責任尋找借口之人,他們不僅缺乏一種神聖使命感,而且缺乏對敬業精神世俗意義的理解。

當我們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不敬業”成為一種習慣時,其結果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機取巧也許隻給你的領導帶來一點點的經濟損失,但是卻可以毀掉你的一生。

成敗往往取決於個人人格。一個勤奮敬業的人也許並不能獲得領導的賞識,但至少可以獲得他人的尊重。那些投機取巧之人即使利用某種手段爬到一個高位,但往往被人視為人格低下,無形中給自己的成功之路設置了障礙。不勞而獲也許非常有誘惑力,但很快就會付出代價,他們會失去最寶貴的資產名譽。誠實及敬業的名聲是人生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