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莊子·逍遙遊》
【譯文】
要是可以遵循宇宙萬物的規律,駕馭“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遨遊在無窮無盡的境域,那樣的人還需要依賴什麼呢?
【解讀】
人生順境、逆境相輔相成。有得意時,也有失意時,不管怎樣,要做到“得意、失意,不要大意;順境、逆境,不要止境”。別人發達、發財,不要眼紅;自己困頓潦倒,不要灰心、自鄙。管他刮風下雨,管他人來人往,我隻欣賞我身邊的風景,過我自己的生活。
這就是逍遙。
有首詩寫道:“綠蔭四合春色濃,一股清泉山間飄。心如明鏡塵勿沾,笑對人生任逍遙。”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各人有各人的命運、福氣,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環境、工作條件,是不能比的。要比,隻會自添煩惱。最好是堅定地走自己的路。雖然可能是獨木小橋,但隻要走下去,就可能會出現陽關大道。你也許沒有一官半職,沒有好的單位,沒有好的房屋,沒有漂亮的妻子,沒有聰明聽話的兒女,沒有一筆數字較大的存款,等等,但你不必為這些沒有而自怨自艾,不必因自己沒有、看到別人有而眼紅,不必挖空心思從沒有變為有。這並不是說人與世無爭、消極處世,而是指人應該豁達一點,別太世俗、太執著,要不隻會感到活得很累。
“入我門來一笑逢”,逍遙的人生是注定該入此門的,逍遙的人生是該獻與大道的。苦痛中求得精神的涅檠,培育一顆平常心,直麵悲喜人生,“觀世態炎涼而誌不移,逢辛酸苦辣而皆為甜”,這是一種怎樣的超脫智慧的人生?
麵對很多事情,我們往往手足無措,甚至被折磨得快失去了信心。那麼又怎麼樣超脫,怎麼樣逍遙?有句話你是知道的,叫“好事多磨”。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念:失意是一種磨煉的過程,心即使在冰凍三尺之下也不會涼的。瑞雪兆豐年,也就是說,雪愈大,年愈豐。
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大的是人的心靈。生活不論如何磨人,如何將你壓縮在一個四方的小盒子裏,但思維的空間是不受限製的,心靈的視野沒有藩籬,無比寬廣,任你馳騁。來去自如,這就是生命的迷人之處!
隻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情感,品之不盡。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如果一生無挫折,未免太單調、太無趣、太乏味。沒有失敗的尷尬和忍辱,哪來成功的喜悅?也許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敗的打擊,抱頭哀歎。“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如果遇到了,那就當它是橫亙於麵前的一塊石頭吧。擺正它,蹬上去!視野會更開闊、心胸會更豁達!反之,就是自己把自己關進了監獄。
蔡燕莎是個長發公主,她是個美麗無比的金發女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裏,和她住在一起的巫婆天天念叨蔡燕莎長得很醜。
一天,有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塔下路過,驚豔於她的美貌。從那以後,他天天都要到這裏來,一飽眼福。蔡燕莎從王子的眼睛裏認清了自已的美麗,同時也從王子的眼睛進而發現自己的自由和未來。有一天,她終於放下頭上長長的金發,讓王子攀著長發爬上塔頂,把她從塔裏解救出來。其實囚禁蔡燕莎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是她聽信了魔鬼的話,覺得自己長得很醜,就不願見人,把自己囚禁在塔裏。
其實人在很多時候不就像那個長發公主嗎?人心很容易被種種煩惱和物欲所捆綁,那都是自己把自己關進去的。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在人生的海洋中,人本來可以像一條魚,自由自在地遊動,去尋找食物,欣賞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豐富情趣。但突然有一天,遇到了珊瑚礁,然後自己就不願再動了,並且呐喊著說自己陷入絕境。其實這是自己給自己營造了心靈的監獄,然後老老實實地鑽進去,坐以待斃。
到了這個地步,又談什麼逍遙?
所以,我們最好是“笑對人生”,要“玩”人生,用一種樂觀的態度走好人畢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