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環形山(1 / 1)

月球的環形山

環形山是月球表麵的顯著特征,幾乎布滿了整個月球表麵。環形山又叫作月坑,希臘文的意思是“碗”。月坑近似於圓形,與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十分相像。環形山的中間地勢低平,有的還分布著小的山峰。環形山的內側比較陡峭,外側較平緩。有些環形山的周圍向外輻射出許多明亮的條紋。

環形山的中間有一個陷落的深坑,四周有高聳直立的岩石,環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000米至8000米之間。環形山大小不一,直徑相差懸殊,小的環形山直徑不足10000米,有的僅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大的環形山直徑超過100000米。

在月球上環形山的數量非常多,總數達50000多個。在月麵上,直徑大於1000米的環形山總數達33000多個,占月球表麵積的10%。至於更小的、名副其實的月坑則數不勝數了。

環形山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大環形山內再套一個小環形山,有的大環形山中央有一個很深的坑穴,還有的大環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作“中央峰”。關於環形山的形成,比較流行的解釋有兩種。

一是月球在形成不久,月球內部的高熱熔岩與氣體衝破表層,噴發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爆發一樣。它們起初威力較強,熔岩噴出又高又遠,堆積在噴口外部,形成環形山。後來噴射威力減小,噴射堆積隻在中央底部,堆成小山峰,就是環形山中的中央峰。有的噴射熄滅較早,或沒有再次噴射,所以就沒有中央峰。

二是流星體撞擊月球。科學家認為,在距今約30億年前,宇宙空間的隕星體有很多,月球正處於半熔融狀態。巨大的隕星撞擊月麵時,在其四周濺出岩石與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環形山。又由於月麵上沒有風雨洗刷與激烈的地質構造活動,所以當初形成的環形山就一直保留到現在。

許多環形山的周圍都呈現放射狀斑紋結構,這種環形山至少在60座以上。輻射紋怎樣形成的?多數科學家認為,當火山噴發或者大的隕星體撞擊月球表麵時,岩石以及岩石粉末等被拋向四周。後來,這些物質逐漸回落到月麵而成為輻射紋。由於它們的反照率比較大,所以看上去顯得格外明亮。

拓展閱讀

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為月球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千米。小的月坑直徑隻有幾十厘米,甚至更小。

月球上是否有水

對於生命來說,水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人體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連一星期也維持不了。1998年3月5日,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的科學家們向全世界鄭重宣布:他們在月球表麵隕石坑陰暗的深處發現了水。

科學家們指出,在月球上發現水對人類走向太空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因為離地球最近的月球有可能因此成為人類探測太陽係其他星球的跳板和中轉站。他們認為,即使月球上水的儲量隻有3300萬噸,也可保證24萬人在月球表麵生活100多年。

隨著美國科學家連續發布在木星、土星和月球上都找到水痕跡的消息,世界航天界再次把目光凝聚在地球外生命的探索上。

1987年,美國UFO學者科諾·凱恩奇在觀察美國“阿波羅”8號宇宙飛船所拍攝的照片時發現一個發亮的圓形物體,經過對照片進行放大,這個圓形物體正是一個UFO,其體形大得不可思議。

後來,照片上又顯示出許多其他飛碟,還有其他矗立的物體。有的UFO直徑約為20000米,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座城鎮。

1987年,前蘇聯人造衛星對月球拍照的照片顯示:月球上放著美國空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失蹤的一架重型轟炸機。

這架飛機表麵布滿了一層綠色物體,似乎剛從海裏打撈上來一樣。綠色物體有可能是青苔。

後來,那架轟炸機已經沒有蹤跡了。科學家們大惑不解:這麼龐大的巨型轟炸機是如何被運上月球的呢?是何種生命體幹的?又為何把它藏匿起來了?

聯想到月球上出現過UFO,再聯想到月球上出現的水,UFO學者推測月球上的巨型轟炸機是UFO的操縱者,也就是活動在地球之外的超級智能生命搬運的。

也就是說,月球上是存在著人工所造的生存條件的,這種條件以一個關鍵因素為基礎,即月球水。由此可以想象,在神秘的太空中還有智慧生物在活動,它們來無影去無蹤,那麼人類能不能發展到這種程度呢?這種假設也是可能的,但它需要時間。也許若幹年後,人類也能達到這種程度。

拓展閱讀

月球是被人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人類至今第二個親身到過的天體就是月球。月球曾經被人工改造過。從“阿波羅”號宇航員拍攝的一些月麵環形山的照片發現,環形山上分明留有人工改造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