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是如何形成的
夾金山的東坡,屬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翻過山頂,便進入了茫無際涯的雲海之中。這麼多的雲霧是如何生成的?它們和山另一麵的雲瀑有何必然聯係呢?
原來,夾金山雲海的形成,與其所處的地理地形條件密切相關。夾金山東坡,是平疇千裏的四川盆地,而西坡則是巍巍聳立的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的暖濕空氣常在夾金山東坡上升凝結,加上東坡喇叭口的地形,暖濕空氣隻能進不能出,因而常常形成大麵積的雲海。
雲海沿山抬升,在翻越山頂後,由於西坡空氣幹冷,雲海遇冷後迅速下沉,並從山頂一帶決堤而下,從而形成了十分壯美的雲瀑。
一山之隔兩重天
僅僅一山之隔,但山兩邊的氣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卻天差地別。在寶興縣這邊的夾金山麓下,公路兩旁草木葳蕤豐茂,原始森林鬱鬱蔥蔥,近處青綠蒼翠欲滴,溪流純白如銀,水聲潺潺。入春後,更顯山花爛漫,處處鳥語花香——這裏的景色可謂妖嬈迷人,可氣候卻實在不敢恭維,不是霪雨霏霏,就是白霧迷茫。
當翻過埡口,呈現在眼前的卻又是另一番天地:藍天無垠,豔陽朗照,朵朵浮雲潔白無瑕,空氣透明清新,放眼能看到前方聳入雲端的冰山雪峰,俯視腳下的大地,則見高低不平的黃土地上一片荒涼蕭瑟。
這裏群山裸露,土丘寸草不生,而且氣候異常幹燥,熱風勁吹,溪水斷流。誰能想到,僅僅一山之隔,兩邊的氣候差異卻如此之大,難怪當地有這樣的諺語:“過一山,另一天”、“一山之隔兩重天”。夾金山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特殊的氣候差異呢?
原來夾金山的山體呈有秩序的南北走向,這使它的東坡,即寶興縣境內處於迎風麵,大量的暖濕氣流在這裏因抬升作用而凝結成雨滴下降,因此東坡雨水偏多;西坡因高大山體阻擋,暖濕氣流在跨越時幾乎喪失殆盡,而且過山後的溫度也會過高,導致剩餘的水汽蒸發,再加上西坡一帶地形閉塞,氣溫較高,蒸發旺盛,很難形雲成雨,因而西坡一帶的氣候幹燥、少雨。
拓展閱讀
廣東省茂名市東南的電白縣,因當地多雷電而得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雷波縣,據傳此地多雷,行人經過必須默默無聲,若高聲必有雷霆之應。看來,雷霆之威被人們蒙上了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