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氣象趣聞(2 / 2)

氣象地名趣談

因多雲霧而命名的地名。廣東西部有個雲霧山,因其主峰四季雲霧不散而得名,貴州省貴定縣也有一個雲霧山,是因其常年雲遮霧繞而得名。

台灣省台中縣東半部高峰處經常為雲霧所籠罩,當地的一個集鎮便被稱為霧峰。

福建省中部德化縣有一高山,主峰海拔1800多米,因其山頂高聳,雄跨數千米,常有雲集其上如高山戴帽,因而得名戴雲山。

在廣東省西北粵桂兩省交界處,有一山主峰高1000多米,森林茂密,常有雲蓋其上,因此得名雲蓋山;廣州市的白雲山則因其山上多白雲而得名。

江蘇省徐州市的雲龍山,山雖不高,海拔隻有100多米,但因山頂雲霧環繞,其形狀蜿蜒如龍,因而得名。

以雪為源的地名。最著名的有四川省西部的大雪山,其海拔高達4000米至5000米,山勢高峻,因終年積雪而得名。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北部有兩山相連,海拔5000多米,山頂終年積雪不化,從百裏外就能看到此山似一條飛翔在藍色天空的玉龍,因而被稱玉龍雪山。

因當地冷暖而得的地名的有四川省西南的大涼山和小涼山,都是因其海拔2000米至4500米、四季寒冷而得名。四季溫和的地名有廣東省陽江市北部的陽春縣,因其地一年四季如春而得名。

浙江省溫州市,是因在溫嶠嶺以南,恒溫少寒而得名。台灣省的恒春,是因其地處台灣的最南端,四季皆春而得名。

雲南省綠春縣,縣城四周青山綠水,森林茂盛,因一年四季氣候溫和而得名。

湖南冷水江則因江水兩岸多井,井水冰涼彙入溪內,流入資水而得名。

浙江省洞頭縣西部海中有一山,島上山高多霧,常見霓虹,因而取名霓嶼。霓嶼雖美,但地名不多。

山東省東南部的日照縣,因東臨大海,日出先照故稱日照;廣東省清遠市的陽山縣,因該縣有陽岩山,日出先照而稱陽山;四川省布托縣的火洛覺鎮,則是藏語地名,意為地處日照較長的壩子上。

位於在四川省西南部的橫斷山脈地區,有一座神奇的貢嘎山。在此若發出一聲高喊或一聲槍響,便能使在約20平方千米範圍內出現雲霧和降水。

雲霧是從小至大,由淡變濃,發展速度極快,不長時間,雲霧濃厚,有時會達到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同時大雨“嘩嘩”,使人無處可躲。由於此山如此奇異,故被稱為“聽命山”,又名“驚山”。目前,驚山仍是未解之謎。

拓展閱讀

海市蜃樓是一種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它也簡稱蜃景,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海市蜃樓常在海上、沙漠中產生,根據顏色可以分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