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難測的金星(2 / 2)

金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存在,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表麵溫度如此之高,隻有雲層頂端的環境比較接近地球。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麵溫度各處相差無幾,始終是足以熔化錫、鉛、鋅之類金屬的高溫。

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溫室效應在金星上大規模地進行著。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麵極限溫度可高達500攝氏度。如果沒有這樣的溫室效應,溫度會比現在下降400攝氏度。

盡管金星的自轉很慢,但是由於慣性和濃密大氣的對流,晝夜溫差並不大。大氣上層的風隻要4天就能繞金星一周來均勻地傳遞熱量。

拓展閱讀

金星同月球一樣,也具有周期性的圓缺變化,但是由於金星距離地球太遠,我們肉眼是無法看到的。金星的相位變化,曾經被伽利略作為證明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有力證據。

木星上的大紅斑

大紅斑是木星的一個特征,它大到足以圈下3個地球。1660年,人類對這塊大紅斑作了首次描述,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觀察它。現在它已經改變了顏色和形狀,但它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目前普遍認為,它是木星上層大氣中一次持久的風暴。

早在幾百年前,天文學家就發現木星的表麵有一個奇特的大紅斑。這個大紅斑長近40000千米,寬10000多千米,呈卵圓形。

大紅斑的大小和顏色不斷變化,長度在20000千米至40000千米之間變化,有時它非常明亮,顏色豔麗,有時又變淡,顏色變淺。

但大紅斑中心的緯度卻基本上固定不變,就好像是有什麼東西把它拴在了木星上。

直至看了探測器發回的大量照片,人們才對木星大紅斑有了了解。大紅斑其實是一團急驟上升的強勁下沉氣流,它逆時針方向旋轉,高高地矗立於雲層裏。雲層之中還有不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斑點,也都是木星大氣運動造成的,隻是不如大紅斑那麼巨大醒目。

這個氣流物質中含有大量的紅磷化物,所以呈深褐色。木星大紅斑的麵積足有3個地球那麼大,其表麵溫度非常低,大約為零下160攝氏度。

這個大紅斑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地移動。木星的大紅斑大致位於南緯23度處,它的南北寬度經常保持在14000千米,東西方向上的長度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最長時達40000千米左右,一般長度在20000千米至30000千米。

在大紅斑中心部分有個小顆粒,是大紅斑的核,其大小約幾百千米。這個核在周圍的逆時針旋渦運動中維持不動。大紅斑的壽命很長,可維持幾百年或更長久。

根據最新的觀測結果顯示,科學家發現木星大紅斑中紅色最明顯的區域印證了冷風暴係統內部存在熱核心的理論,而觀測圖像中風暴邊緣深色的線條顯示出風暴爆發所釋放出的氣體正在向星球的內部漫延。

拓展閱讀

木星大氣的厚度有10000多千米,這些大氣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也存在少量的氨氣和甲烷。在木星大氣中,氫大約占82%,其次是氦,約占17%;這些氣體形成了大塊的雲朵,飄浮在木星表麵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