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可能變成太陽(1 / 2)

木星可能變成太陽

木星是太陽係中體積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質量也大得驚人,是其他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而且木星還有16顆衛星。因此,木星素來有太陽係“老大哥”的稱號。

然而,這位“老大哥”個子雖大,卻非常軟弱無力,其平均密度還不及地球平均密度的1/4,平均每立方厘米的物質僅重1.33克,隻比地球上的水稍重一點點。

這就告訴我們,木星是液態的星球。木星也的確沒有地球陸地那樣的固體表麵,其表麵是液態氫形成的“海洋”。

如果我們人類能夠登上木星,那在木星上是站不住腳的,我們隻能像魚兒一樣遊動著前進,或者把宇宙飛船建成像船舶一樣,然後手握船槳在木星上蕩漾。

木星上的氫氣之所以會變成液態的形式,是因為木星自身重量和體積太大的緣故。木星是特殊的行星,這不僅因為它個大而且重,還因為它具備了恒星的某些特征。

首先,木星表麵的溫度為零下148攝氏度,而根據木星從太陽那裏獲得的能量計算,木星表麵的溫度應該隻有零下168攝氏度才對,那麼中間20攝氏度的溫差是怎麼回事呢?

不僅如此,我國天文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幾千年來,太陽係的亮度正在呈現減弱的趨勢,而木星卻相反,它的亮度每年竟然會增加2%,難道木星內部存在熱源?

科學家們深入地研究,結果發現木星釋放的能量是它從太陽那裏所獲得能量的兩倍,這就說明其中的能量有一半來自於木星內部。

行星是無法自己發光發熱的,那麼發光發熱的木星又怎麼會歸屬於行星呢?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木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星,他們相信,未來的木星將會演變成真正的恒星。

木星是由液態氫和一些氦氣所構成,它同太陽有著類似的大氣成分。雖然木星目前的體積和質量分別隻及太陽的1/1000。但科學家們指出,木星憑借自身巨大的引力,正在吸收大量的星際氣體和塵埃,木星的質量必將朝著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而一旦木星質量比現在再大10多倍,它內部的物質就會發生熱核反應。

何況,木星還在不斷吸收太陽的熱量,長此以往,木星的能量將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熱,越來越亮。

這樣,若幹年後,當太陽臨近暮年之時,木星就可能一躍成為恒星,從而取代太陽的地位,最終會像太陽那樣普照大地。

拓展閱讀

木星,距太陽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為第五,也為太陽係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我國古代稱為“歲星”。西方一般稱為“朱比特”,源自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

水星上麵是否有水

有人說水星上麵一定全是水吧,其實不然,水星和水完全是兩回事。水星是我們中國人的叫法。古希臘人因為看到水星的運行速度快,繞太陽的公轉時間最少,所以把希臘神話中跑得最快的信使“mercury”,即“墨丘利”的名字作為水星的名字,直至現在,英文裏水星的名字還叫“mercury”呢!

在太陽係的行星中,水星“年”時間最短,但水星“日”卻比別的行星更長,水星繞太陽一周需要88天,而自轉一周是58.65天,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晝夜,而水星自轉3周才是一晝夜。

水星上一晝夜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76天。與此同時,水星也正好公轉了兩周。因此,人們說水星上的一天等於兩年,如果地球人到了水星該是多麼不習慣啊!

水星是太陽係成員中最小的一顆行星,個頭兒和月亮差不多。水星還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也許它是太陽係家庭成員中的小弟弟,所以太陽把它“摟”在自己身邊旋轉,給它更多的“溫暖”。因為沒有大氣的調節,距離太陽又非常近,所以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麵的溫度最高時可達430攝氏度。這樣高的溫度,錫、鉛等金屬會熔化,水則變成水蒸氣,如果水星真的有水,朝向太陽的一麵,在烈日暴曬下,也早已化成水蒸氣散到宇宙中去了。另外,水星的體積很小,引力也很小,它的引力沒能力把這些水蒸氣吸引在自己的身旁。水星背向太陽的一麵,長期不見陽光,溫度在零下160攝氏度以下,所以這裏也不可能有液態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