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可能變成太陽(2 / 2)

水星的晝夜溫差近600攝氏度,奪得了行星表麵溫差最大的冠軍,這真是一個處於火和冰之間的世界。

1991年,科學家在水星的北極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亮點,造成這個亮點的可能是在地表或地下的冰。

水星上真的有可能存在冰嗎?由於水星的軌道比較特殊,在它的北極,太陽始終隻在地平線上徘徊。在一些隕石坑內部,可能由於永遠見不到陽光而使溫度降至零下161攝氏度以下。這樣低的溫度就有可能凝固從行星內部釋放出來的氣體或積存從太空來的冰。水星的質量隻有地球的5%,它的引力太小,沒有辦法把大氣留在自己周圍,所以它是沒有大氣的行星。因此水星上沒有風雲變幻,也沒有電閃雷鳴。

拓展閱讀

當水星受到巨大的撞擊後,就會有盆地形成,周圍則由山脈圍繞。在盆地之外是撞擊噴出的物質,以及平坦的熔岩洪流平原。此外,水星在演變過程中,表麵還形成許多褶皺、山脊和裂縫,彼此相互交錯。

火星上發生的塵暴

火星上也有塵暴。1971年,當美國的“水手9號”火星探測器剛剛走了一半的路程時,整個火星正被一場大塵暴所包圍。火星表麵70000米至80000米的高空被塵埃籠罩,白茫茫的一片,根本無法觀測,除了赤道附近隱約見到4個坑洞外,其他地方模糊一片,什麼也看不清。這場特大塵暴竟連續不斷地刮了半年時間才漸漸平息下來。這在地球上是從未有過的。

火星表麵的塵暴,是火星大氣中獨有的現象,其形狀就像一種黃色的雲。整個火星一年中有1/4的時間都籠罩在漫天飛舞的狂沙之中。

由於火星土壤含鐵量甚高,導致火星上的塵暴染上了橘紅的色彩,空氣中充斥著紅色塵埃,從地球上看去,猶如一片橘紅色的雲。

火星上風暴的風速之大是無法形容的。地球上的大台風,風速是每秒60多米,而火星上的風速竟高達每秒180多米。經過幾個星期之後,塵暴很快蔓延開來,並從南半球發展到北半球,甚至把整個火星都籠罩在塵暴之中。

形成全球性大塵暴後,太陽對火星表麵的加熱作用開始減弱,火星上溫差減小,塵埃逐漸平息下來,回降到表麵,一次長達好幾個月的大塵暴就這樣結束了。

火星塵暴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解釋是,太陽的輻射加熱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火星運行到近日點,太陽的輻射非常強,引起火星大氣的不穩定,使晝夜溫差加大,而加熱後的火星大氣上升便揚起灰塵。

當塵粒升到空中,加熱作用更大,塵粒溫度更高,這又造成熱氣的急速上升。熱氣上升後,別處的大氣就來填補,形成更強勁的地麵風,從而形成更強的塵暴。

這樣一來,塵暴的規模和強度不斷升級,甚至蔓延到整個火星,風速最高可達每秒180米。由此可見火星塵暴的厲害。

火星塵暴時有發生,但多半是局部性的。

局部塵暴在火星上經常出現。那是由於火星大氣密度不到地球的1%,風速必須大於每秒40米至50米才能使表麵上的塵粒移動,但一經吹動之後,即使風速較小,也能將塵粒帶到高空。典型的塵暴中絕大部分塵粒估計直徑約為10微米,最小的塵粒會被風帶到50000米高空。

拓展閱讀

火星塵暴是火星大氣中獨有的現象,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因為此時太陽對火星表麵的加熱作用比較大,熱空氣上升,塵埃揚起,塵暴開始形成,並且慢慢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