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不同之處(1 / 2)

冥王星的不同之處

冥王星,或被稱為134340號小行星,它曾經是太陽係九大行星之一,但後來被降格為矮行星。它距離太陽約59億千米,是太陽係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因而備受人們注意。冥王星也確實具有一些不尋常的特性,因而與其他大行星很不相同。

冥王星有比其他各大行星形狀更扁長的橢圓軌道。有的時候,它離太陽會近到43億千米;有的時候卻遠達72億千米。當冥王星離太陽最近時,它要比海王星還接近太陽,因此有一段時間它不再是太陽係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

冥王星的軌道在所有大行星當中是最傾斜的。如果在太陽的一側把所有的行星在它們的軌道上排成一列的話,它們差不多剛好一個挨著一個,隻有冥王星是例外。冥王星的軌道平麵與地球軌道平麵成17度角,因此,它既可能高踞於其他行星的總平麵之上,也可能遠遠落在它們的總平麵之下。

除冥王星外,八大行星可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靠近太陽的4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些行星都比較小,密度比較大,相對來說沒有多少大氣。

此外,還有4顆較遠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是大行星,密度小,大氣層很厚,冥王星不屬這些“氣兒吹成的大塊頭”之列,但卻像內行星一樣,是一個小小的世界。這與它所處的位置確實有些不相稱。

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離太陽太遠了,萬有引力效應會使它們的運動減慢。它們都可以說是繞著自己的軸心迅速轉動著的。它們的運轉周期從10小時至25小時。但是,冥王星的自轉周期是153小時,差不多是7天。

冥王星為什麼這麼走極端呢?這樣與眾不同的原因是什麼呢?有人提出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設想。

這種設想認為:冥王星在一開始並不是一顆行星,而是海王星的一顆衛星,而在某種宇宙災變中,它從自己的衛星軌道上被拋了出來,成了獨立的行星。

作為一顆衛星,它可以是小而致密的,無需像真正的外行星那樣一定得是那種“氣兒吹成的大塊頭”。

而且,它還能以自己在海王星重力作用下繞海王星運行時所具有的旋轉速度自轉下去。這時,冥王星就很容易以7天為自己的自轉周期了。當冥王星從海王星那裏被甩出去時,它可以保持自己的自轉周期,同時以最特殊的身份成了一顆行星。

拓展閱讀

冥王星,是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發現的,並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路托命名。還沒有太空飛行器訪問過冥王星。甚至連哈勃太空望遠鏡也隻能觀察到它表麵上的大致容貌。

海王星的發現過程

100多年前,人們一直以為太陽係裏隻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6個行星。

1781年3月13日,一名叫赫歇爾的英國天文愛好者用自製的227倍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時,發現了一顆異常明亮的星星。

後來他換上460倍和932倍的目鏡觀測,發現這顆星的直徑隨著天文望遠鏡的放大率增加而增大。

經驗告訴他,這不是一顆恒星,因為恒星的直徑是不隨放大率增加而增大的,於是他斷定這是藏於太陽係裏的一顆新行星。這顆新行星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王星。

赫歇爾的發現轟動了全世界,因為這是人類認識太陽係以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赫歇爾的偉大發現絕不是一次僥幸的事情,而是他用長年累月親手磨製越來越大的望遠鏡,並且經過勤奮觀測和搜索出來的成就。在赫歇爾的精神鼓舞下,天文學家又發現了海王星和冥王星。也在這一年,34歲的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開始獨立地對天王星運動進行計算研究。

一名叫伽雷的年輕天文學家,用望遠鏡在勒威耶指出的位置上發現了一顆陌生的星,這就是太陽係第八大行星,即海王星。這一天是1846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