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變色的天狼星(2 / 2)

已知在銀河係內最大的4顆紅超巨星是仙王座μ、人馬座KW、仙王座V354和天鵝座KY,它們的半徑都是太陽的1500倍以上。大部分紅巨星的半徑是太陽的200倍至800倍,已經足以到達並超越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藍超巨星是恒星的恒星光譜分類中的第一級,光譜型為O或B型,屬於超巨星的其中一種。它們的溫度與亮度皆非常高,表麵溫度為20000攝氏度至50000攝氏度,質量約為太陽的10倍至50倍。最有名的藍超巨星是獵戶座的參宿七,SN1987A也是一次藍超巨星爆炸造成的結果,這也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藍超巨星爆炸。藍巨星是恒星的恒星光譜分類中的第三級,為巨星的其中一種,藍巨星擁有極高的亮度。

拓展閱讀

黃超巨星是光譜類型為F或G的超巨星。隻有少數罕見的超新星與黃超巨星的係統有所關聯。已經偵測到的此類超新星隻有2顆,多數的超巨星都是在藍色(高熱)階段或紅色(低溫)階段就成為超新星了。

看北鬥星判斷季節

北鬥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鬥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這7顆星中有5顆是2等星,2顆是3等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

北鬥是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7顆星組成的。古人把這7顆星聯係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時候叫作“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時候叫作“杓”。

季節不同,北鬥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

北鬥七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幾乎接近1等星。“天權”最暗,是5顆2等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叫“輔”,它一向以美麗、清晰的外貌引起人們的注意。據說,古代阿拉伯人征兵時,把它當作測驗士兵視力的“試驗星”。

北鬥七星始終在天空中做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5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著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則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因此,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北鬥星的形狀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每年3月至5月為春季,以4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鍾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你會看到北鬥七星鬥柄指向東方。

每年6月至8月為夏季,以7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鍾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南方。

每年9月至11月為秋季,以10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鍾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北鬥七星已來到北方低空。一般來說,這時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是很不容易見到北鬥七星了。

每年12月至第二年2月為冬季,冬季盡管天氣寒冷,可冬夜星空中的亮星勝過其他3個季節,顯得分外壯麗,這時北鬥七星已來到東北方天空,以1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鍾看到的星空為例,鬥柄指向北方。冬夜星空的中心是出現在南方天空的獵戶座。古希臘神話故事把獵戶座想象成一位勇敢的獵人。

拓展閱讀

古人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