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星是一個橢球形的恒星,北極部分呈淡粉紅色,赤道部分偏藍。織女星每12.5小時自轉一周,自轉速度較快,所以整顆恒星呈扁平狀,赤道直徑比兩極大了23%。
織女星的直徑是太陽直徑的3.2倍,體積為太陽的33倍,質量為太陽2.6倍,表麵溫度為8900攝氏度,呈青白色。它是北半球天空中三顆最亮的恒星之一。
織女星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形成一架七弦琴的樣子,西洋人把它叫作“天琴座”。它目前以每秒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陽。
織女星1.3萬多年以前曾經是北極星,由於地軸的進動,現在的北極星是小熊座α星。
然而,再過1.2萬年以後,織女星又將回到北極星的顯赫位置上。
拓展閱讀
在織女星的旁邊,有4顆星星構成一個小菱形。傳說這個小菱形是織女織布用的梭子,織女一邊織布,一邊抬頭深情地望著銀河東岸的牛郎河鼓2和她的兩個兒子河鼓1和河鼓3。
隕石帶來的災難
隕石是我們直接認識太陽係各個星體的實物標本,非常珍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隕石多半帶有地球上沒有或不常見的礦物組合,以及經過大氣層高速燃燒的痕跡。至於太空人登上外星球,如月球,所帶回來物資的則不叫隕石,被稱為月球礦石。
加拿大科學家通過10多年的觀測總結,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隕石有20多噸,大概有20000多塊。
由於隕石大多數都落到了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煙罕至的地區,所以我們發現並收集到手的隕石每年隻有幾十塊,數量極少。
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麵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大多數隕石來自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它們大多由天而落,形狀不一。
隕石落到屋頂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還有部分隕石墜落到公共設施和工業廠房的屋頂,因為沒有造成傷害,而沒有被注意。
1847年,一塊隕石擊中一艘從日本開往意大利的船隻,兩名水手不幸喪命。
1954年11月30日發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的一個小城:一塊重3900克的隕石殘塊擊穿了屋頂和天花板,擊傷了一名正在睡覺的婦女。
不過隕石隕落直接傷人的事件是極為罕見的。隕石落入人群或房屋的概率有多大呢?
研究人員作出許多推斷:若按每一個人占0.2平方米的麵積計算,落到人身上的最小隕石殘塊的重量不超過幾克。通常,200克以上的隕石塊才能擊穿屋頂和天花板。
如果隕石的總重量為500克,那麼5塊隕石每一個都能擊穿屋頂。但是,質量較小的隕石就不會導致這一後果。
科學家用外推法分析和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在世界50億人口中,質量不小於100克的隕石隕落事件的概率為10年1人次。隕星擊穿屋頂的概率也不過年均0.8次。
拓展閱讀
1976年3月8日15時,空前的隕石雨降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市隕石雨由此成為奇觀。當時共收集到較大隕石138塊,總重2616千克,現被吉林市博物館收集展出。其中最大塊重1770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