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教育機智是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管理的原則,運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當地處理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教師對課堂教學偶發事件的處理情況,既關係到課堂秩序,又影響教師的教學威信,對教師以後課堂教學管理的效力產生連帶影響。所以,教師的教育機智是影響課堂教學管理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師若缺乏機智,就會在千變萬化的課堂中束手無策,甚至由於自己的簡單化處理而事與願違。

課堂的學習環境

安靜優雅的教室環境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有利於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另外,教室的色彩,直觀教具的運用情況,教師的裝束、言談、舉止,座位排列情況等,也是教室環境的一部分,對課堂管理有一定的影響力。有關研究表明,在自由選擇的情況下,選擇“前排、中間”座位區域的學生有以下特點:

(1)對學習持積極的態度,並能努力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

(2)對教師有著較理想的口頭、視線接觸機會,能積極地進行課堂參與,因而成績要高於“後排、兩邊”學生的成績;

(3)喜歡上課、學習興趣濃厚、對教師友好。

而坐在“後排、兩邊”的學生具有與上述學生相反的特點,即:

(1)往往對學習持消極的態度,對學習缺乏信心;

(2)與教師的口頭、視線接觸機會少,課堂上表現不活躍;

(3)對學習興趣不大。

對此,教師應采取如下的管理對策:

對“後排及兩邊”的學生,要多鼓勵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多參與集體活動,以消除自卑感,增強學習的信心;

定期調換座位,以免部分學生總是在不利於參與課堂活動的座位上聽課,形成惰性心理定勢;課堂提問,巡視輔導,要以“後排和兩邊”座位上的學生為主要對象,以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課堂參與機會。

其他方麵

(1)課堂的管理跨度。

課堂管理的跨度即班級的學生規模。一般而言,班級規模越大,教師管理上的難度越大。

(2)課堂教學常規。

必要的課堂教學常規,既是組織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遵守教學秩序的行為依據。如∶開始上課,教師走進教室,學生起立致敬,教師要還禮;學生不準擅自離位,更不準說笑打逗,等等。這些常規能促使學生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並為創造嚴肅、活潑、和諧的課堂氣氛和學習情境奠定基礎。

(3)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課堂管理的順利進行;隔膜乃至對立的師生情緒會成為課堂教學管理的嚴重障礙。如果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建立起師生關係的肯定情感,他就會把自覺遵守課堂管理的各種規範,同時看成是維護師生間友好情感的需要。

5.課堂教學偶發事件的處理

課堂教學偶發事件的處理原則

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是指課堂中突發的教師意料之外的事情。這類事件不同於一般的問題行為,常常嚴重擾亂課堂秩序,危害較大。因此,在處理過程中,我們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積極主動,嚴肅認真。

偶發事件的發生大多帶來消極後果,因此,教師對任何大大小小的偶發事件都不容忽視或草率處理,妄下結論,消極應付,推卸責任,甚至不聞不問。教師應有高度的教育責任感,以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學生熱愛負責的精神,一絲不苟地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學生,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小的稍縱即逝的苗頭和線索,以滿腔熱情來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消極等待,任事件自然發展,隻能貽誤教育的良機,甚至會導致惡性事故的發生。

(2)沉著,冷靜,善於控製。

麵對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教師要沉著,冷靜,判斷要正確,善於控製情緒,行動要謹慎,果斷,切忌急躁,衝動,感情用事。要理解、尊重、愛護學生,事情發生後不能大動肝火,喪失理智感或瘋狂地謾罵,毆打學生,嚴重損害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失去作為教師的道德,失去師生之間的友情。

(3)寬嚴適度,掌握分寸。

任何措施和手段都應該寬嚴適度,有適當的分寸。因為任何方法措施都隻適用於一定的範圍,都有一個“度”,達不到這個“度”或超過了這個“度”,不但不會產生積極作用,還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教師在處理偶發事件時,在情感的流露、措施的寬嚴、批評語言的用詞方麵都要精心把握,尤其要把握好對學生懲罰的度,過“嚴”,“小題大做”,懲罰的結果讓學生難以接受,還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懲罰過輕,對學生不能有所觸動,叉起不到警示作用。因此,要對學生問題的性質、程度、是否重犯等作出區分,對故意惹事,影響極壞,又重複犯錯者,應予以重罰;對無意行為,程度輕者,可輕罰。寬嚴失當,失去分寸,必然造成教學秩序混亂。

(4)滿懷愛心,教書育人。

愛心是教育的基礎,是教師要求轉化為學生行為的催化劑,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奧妙所在。偶發事件的處理也要求教師以愛心為行動準則,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第一,針對問題,不作人身攻擊,也就是隻對事,不對人,處罰壞行為本身不得造成人格傷害。第二,不因處理紀律問題而影響教學。必須很快平息事件,使正常工作不受影響。第三,隻解決問題,不追究過失。應通過愛心培養愛心,不以責難、不當懲罰來追究過失。第四,為學生保留麵子。顧及學生的自尊心,易收到正麵教育的效果。

課堂教學偶發事件的處理技巧

(1)趁熱加工法。

“趁熱加工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當偶發事件發生時,教師應抓住時機,馬上給予處理,趁熱打鐵,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一位語文教師剛剛跨進教室,發現學生都望著天花板,原來一條凳子上的坐墊掛在天花板露在外麵的電燈線上。他正想發火,卻轉而鎮靜下來,靈機一動,改變原來的教學計劃,在黑板上寫了《由坐墊飛到屋頂上談起……》,讓學生寫一篇命題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通過親身的感受,寫出的作文真實生動。那位掛坐墊的同學,在作文中也承認了錯誤……

“趁熱加工法”,往往能使偶發事件及時得到解決,並給學生以強烈的思想震動和深刻印象,對日後偶發事件的產生起了震懾作用。但是,這一方法往往會占用一部分教學時間,甚至被迫變更原有的教學計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2)暫時懸掛法。

就是對教室裏發生的偶發事件,采取淡化的態度,暫時“擱置”起來,或是稍作處理,留待以後再從容處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多用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發生了爭執對立,或是課堂教學中個別學生發生了較嚴重的違紀事件。因為發生偶發事件後,學生多半頭腦發熱,情緒不穩,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教育,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逆反情緒,使局麵難以收拾;而教師則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冷靜的分析,如果貿然進行“熱處理”,難免發生失誤或難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案例:一位教師上課時,剛走進教室就看見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張同學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讓。這位教師沒有慌張,也沒有大聲訓斥學生,而是微笑著說:“怎麼啦,你們倆都已經是大學生了,有了小矛盾還不會處理?雙方冷靜一下,相信你們能夠自己解決的。好,我們開始上課。”隨著老師的話語,同學們鬆了一口氣,小王和小張也鬆開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一場“龍虎爭鬥”平息了下來,既避免了事態的激化,又沒有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糾紛。

(3)巧用幽默法。

在教學過程中,總有愛鑽牛角尖的學生提出這樣或那樣讓教師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教師為了繼續教學過程,簡單強製性地對其進行壓製,那樣隻會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激化矛盾。同時,還會降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這時,巧用幽默來處理偶發事件,發揮幽默的獨特魅力,不僅可以讓教師從容地擺脫尷尬,而且會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案例:一位物理教師在習題課上講了這樣一道題:兩物體疊放在水平麵上,A重3N,B重5N,求B對地麵的壓力。因為A壓在B上,對B產生一個壓力,因此B對地麵的壓力F=3N+5N=8N,教師經過詳細的圖示講解,大部分同學都掌握了,正要進行下一道題時,突然一個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不明白你這種做法,我認為B對地麵的壓力等於B的重力,就是5N。”課堂上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學生要推翻老師的觀點。這位教師沒有焦急,笑著說:“同學們,我們先講個故事好不好。”同學們齊聲說:“好。”教師講:“從前,有個老農騎著一頭驢到集市上去買糧食。到集市上買了一袋糧食後,老農心想:我騎著驢,小毛驢就夠累了,再把糧放在驢背上,別把驢累壞了,幹脆,我自己辛苦點,扛著糧食再騎著驢回家算了。”故事逗得全班哄堂大笑,等同學們笑完了,教師問:“老農的這個辦法使小毛驢受到的壓力減少了嗎?”同學們連聲說:“沒有。”“那麼剛才那個問題同學們都明白了嗎?”教師又問。學生恍然大悟,那個提問的同學心悅誠服地坐下了。如果剛才這位教師重複講一遍,那個學生絕不會心悅誠服,這就會使教學活動以失敗而告終。

(4)因勢利導法。

所謂“勢”,是指事情發展所表現出來的趨向。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發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意義,然後或順勢把學生引向正路,或逆勢把學生拉向正軌。

某教師正在上課,課將結束時,一位不速之客一一蟬,突然從一個學生的抽屜裏飛了出來,鳴叫著在教室裏盤旋。幾十雙眼睛一下子為之吸引,一時注意力難以收回。這位教師幹脆不慌不忙地笑著說:“看來同學們對這堂課的內容掌握得很好,連蟬都幫你們宣告‘知了’‘知了’。既然這樣,下麵誰能把這堂課的主要內容概括地總結一下?”同學們在心領神會的笑聲中重新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直到下課。

(5)愛心感化法。

偶發事件經常發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們自尊心強,同時自卑心理也較重,他們十分渴望得到老師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錯!也希望得到原諒。作為教師,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注意把嚴肅、善意的批評與信任、鼓勵結合起來,把“盡量多地要求”與“盡可能多地尊重”結合起來,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訓斥加批評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方法簡單粗暴地處理,以免激起師生之間的矛盾,造成師生之間對立情緒的擴大。

一位教師上課時,有一個學生在他背後模他的動作,引起同學們的哄笑。老師裝作不知。等課快結束時,老師講:寫字要模仿,畫畫要模仿,寫文章要模仿,模仿是學習的第一步。第一步做得好的話,第二步的創造就有希望,也有基礎。我想剛才這位同學模仿我的動作一定很像,否則引不起同學們的大笑,看來他將來說不定能成為一個表演藝術家。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們會請他為我們表演一下他的模仿才能,讓我也欣賞欣賞。

(6)自嘲解圍法。

偶發事件有時來自教師的失態,麵對這一情況,怎麼辦?運用自嘲解圍的辦法,既可以避免窘迫,又可以激活課堂氣氛。

案例:一位數學教師走上講台,同學們忽然大笑起來,他莫名其妙,後來坐在前麵的一位女生小聲對他說:“老師,你的扣子扣錯了。”這時,老師自己一打量,發現第四顆扣子扣在第五個眼裏,然而這位教師卻煞有介事地說:“老師想心事了,匆匆忙忙趕來,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好笑的,昨天我們有的同學做練習,運用算術公式就是這樣張冠李戴,應該改過來。一邊說邊把扣子改過來扣好。這位教師頗具匠心之處在於用輕鬆幽默的自嘲方式為自己解圍,既糾正了自己教態的失相,避免了窘迫,又批評了學生不認真做作業毛病,同時還激活了課堂氣氛,這樣的教學機智實在讓人歎服。

6.課堂素質教育工作規範

麵向全體

(1)麵向全體,是素質教育本質屬性之一——全員性的體現,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本質區別,是國家教育方針的一貫要求。但是,在社會經濟條件的製約下,在目的是層層選拔因而也是層層淘汰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麵向全體的這一要求,長期以來沒能得到真正落實。

(2)麵向全體,就是承認素質教育的全員性。素質教育的全員性,是指不但要保證中學學生受教育的權利,而且還要保證他們得到均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尊重人的發展權利,努力開發每個人的發展潛能,使每個人都能發展,都能成功。

(3)各科的課堂教學,都應堂堂、環環堅持麵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加學習,參加訓練,構建並實施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三四五”教學模式就能保證麵向全體,即三種教學形式,四個訓練方式,五動學生感官。

三種教學形式是:麵對全班的講授;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和動筆練習。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特別是各種能力,不是老師講出來的,更不是老師問出來的,而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練出來的。所以,教師要精講,要把講、問壓縮到最低限度,騰出時間讓學生多讀、多想、多說、多寫,同學間多討論、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