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是致幻劑,包括植物來源和化學合成的,代表物質有色胺類(如裸蓋菇素)、麥色酰二乙胺(LSD)、苯烷胺類(如麥司卡林)和分離性麻醉劑(苯環已呱啶和氯胺酮);

第三類兼具興奮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質是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我國俗成“搖頭丸”);

第四類是一些以中樞抑製作用為主的物質,包括氟硝安定、γ-羥基丁丙酯和酒精。

毒品給社會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毒品犯罪往往與黑社會、暴力、凶殺聯係在一起,是許多嚴重刑事犯罪和治安問題的重要誘因。各地由毒品問題引發的刑事案件普遍增多,多則占全部刑事案件的70%到80%。截至1998年底,全國共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39例,其中,因靜脈注射毒品而感染的近70%。據專家估計,全國每年由毒品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在1000億元以上。

我們不能不清醒地意識到,毒品犯罪形勢嚴峻,禁毒鬥爭任重而道遠。毒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肆虐橫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震撼著世界上的每一個家庭和個人。它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吞噬著人類的一切文明和希望。

網絡、電子遊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改變著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一方麵又影響和腐蝕著人們的心靈。色情、賭博、毒品等有害信息乘隙傳播,部分學生逃學泡網吧、電子遊戲廳,沉溺於網絡和電子遊戲,荒廢了學業、損害了身心,有的甚至走向吸毒犯罪和參與淫穢活動的深淵。

根治“黃賭毒”的思考

近幾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因“黃賭毒”誘發的犯罪率逐年上升,且速度越來越快。“黃賭毒”誘發犯罪,嚴重影響著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給家庭、社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後果。

青少年陷入“黃賭毒”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主要有:

家庭方麵的原因

諸如家庭不和,養而不教,教育方法不當,家長或其他家庭成員行為不當,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學校方麵的原因

不少學校單純追求升學率,放鬆對學生的法製教育和德育。在一些地區和學校中普遍存在著“四重四輕”的現象:重視重點學校,輕視一般學校;重視高中教育,輕視小學、初中教育;重視智育,輕視思想教育;重視尖子生的培養,輕視大多數學生,漠視“差生”。學校管理不善,措施不力。學校對學生缺乏必要的性知識、性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一般未成年人在十四五歲時,生理發育與心理發育是不平衡的,性成熟和人格成熟不一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抓緊這一時期對青少年進行性道德、性知識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社會方麵的原因

從大量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中可以看出,受不良文化影響並導致違法犯罪的情況觸目驚心。不少人犯罪純粹是對一些影視鏡頭的刻意模仿,尤其因“黃賭毒”而誘發犯罪的青少年則多為影視裏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所誘惑。涉嫌性犯罪的幾乎全部觀看過淫穢影碟或訪問過色情網站。

青少年自身方麵的原因

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薄弱;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交友不慎,誤入歧途;貪圖享受、好逸惡勞等。

警惕“黃賭毒”的侵襲

“黃、賭、毒”是社會的“毒瘤”。新中國成立後,廣大人民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堅決禁止賣淫嫖娼,賭博和吸毒,徹底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成為世界上的“無毒國”。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時,落後的社會沉渣,西方腐朽沒落思想、生活方式也乘空而入,“黃、賭、毒”現象又死灰複燃。“黃、賭、毒”病疫的蔓延直接而嚴重地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幹擾家庭幸福安寧,破壞社會秩序的穩定,衝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青少年學生要加強自身思想修養,增強法紀觀念,警惕“黃、賭、毒”的誘惑,自覺防止“黃、賭、毒”的侵害,把自己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代新人。

根治“黃賭毒”的對策

一個人的教育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因此,優化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完整的教育體係,對於青少年遠離“黃賭毒”,健康成長是關鍵。

優化家庭環境

優化家庭環境,讓青少年在“第一課堂”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切實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親子觀、成長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增強家庭的凝聚力。應做到要求上寬嚴適度,目標上難易相當,方法上循序漸進。

優化學校環境

優化學校環境,充分發揮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學校和老師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轉變“應試”教育觀念,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學校老師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優化社會環境

優化社會環境,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在優化社會環境方麵,要做到“嚴打”與“嚴管”相結合,“教育”與“懲處”相結合。所謂“嚴打”,就是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對涉及“黃賭毒”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所謂“嚴管”,就是要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鬥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堅決查處傳播淫穢、色情、凶殺、暴力、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出版物,堅決查處含有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和恐怖、殘忍的有害內容的遊戲軟件產品,堅決查處宣揚色情、暴力的玩具、飾品,堅決截斷色情口袋書、有害卡通畫和淫穢光盤的銷售渠道和網絡。所謂“教育”與“懲處”相結合,就是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懲處。隻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進一步完善“三位一體”的教育體係,就能夠築起一道抵禦“黃賭毒”侵襲的牢固防線,讓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

青少年網絡戒黃

網絡黃毒問題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要製止網上黃毒泛濫,給青少年提供一個幹淨的網絡空間,必須走綜合治理的道路,從健全法律、發展技術、提高公民素質以及加強國際協作等幾個方麵入手,還互聯網絡一片藍天。

提高分辨能力

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品位和素質,增強他們對黃毒危害性的認識,家庭、學校、輿論機構應教育青少年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樹立正確觀念;在全社會範圍內加強對網上色情的警惕,發現有害信息應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並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擴散,避免黃毒的漫延。網絡色情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因為它有市場,因此從消費源頭進行控製是打擊網絡黃毒的關鍵。

通過監控控製色情內容傳播

網絡黃毒令人工的監測和檢查防不勝防,如果“網吧”統一安裝了網絡信息淨化器,對點擊有害網站者提出警告,如果再次點擊,係統將向監控部門報警,從而限製未成年人觀看色情內容,保護兒童免受黃毒禍害。

網絡自律

在網絡虛擬社區中,隻單純依靠政府介入會產生監控困難,因此行業內部應建立調控機製、投訴機製等,通過行業自律規範網上黃毒,以減少未成年人接觸有害信息的機會。重視發揮家庭與學校的教育作用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采取必要措施如監測、安裝過濾軟件、建立內容分級功能等,以盡可能保障未成年人在家中或其他場所接觸不良信息;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恰當、安全的使用網絡,在校園計算機上安裝過濾和阻礙技術,加強對青少年的健康性教育,指導未成年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即社會各界共同防範未成年人觀看、瀏覽、傳播色情淫穢物品信息的不良行為,動員青少年自覺抵製網上有害信息。

嚴厲打擊網絡色情犯罪

運用法律加強管理,對色情網站的經營作出嚴格限製,嚴厲打擊。我國已通過加快互聯網絡法律建設使網上掃黃工作逐步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正確軌道,對利用計算機在網絡上查閱、複製、製造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根據具體情節給予行政製裁或刑事處罰。

青少年戒黃對策

社會預防

加強社會主義法製道德教育,培養世紀新人。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增進身心健康。如開展安全守紀知識教育、法製教育等。

提供健康精神產品,淨化文化娛樂場所。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告別“三室一廳”,即:電子遊戲室、錄像放映室、台球室和歌舞廳。

創建“青少年維權崗”等,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學校預防

適應時代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生理特點,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