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與男生交往中,要注意培養自製力。事實上,小女生更易比男生動情,因此,自製力既表現為控製自己心理的能力,又表現為使自己的行為自覺服從於社會規範的能力。在培養自製力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做到與異性接觸時控製自己的言行舉止,冷靜、沉著,切忌胡言亂語。行為上,要注意與異性保持一定距離,不主動去靠近、接觸異性身體;與異性談話時的口氣、稱呼要有分寸,不開出格的玩笑,不談論性問題,等等。
3在與男生交往時,要劃清友誼與愛情的界限。女孩應該把握兩者的本質區別,自覺地遵守友情道德和愛情道德,切勿混淆友誼和愛情。友誼是朋友間最值得信賴的關係,不應該有性愛的內容;愛情則是以維護婚姻和家庭為目的,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男女之間的特殊社會關係。異性朋友可以同時有很多個,而愛人卻隻能有一個。3擺脫青春期心理危機
青少年期是個體身心全麵發展的時期,就像心理學家霍爾所說:“此時的男孩和女孩們處於一個騷動的年齡,一個與情緒衝動、精神混亂有著必然聯係的發展階段。”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如果生理發展不平衡,由於心理還未成熟,往往會造成身心發展的種種特殊矛盾,出現一係列的心理危機。
青春期心理危機主要表現哪些方麵
1學習方麵的煩惱。青春期在學習方麵容易出現的煩惱是個體無法進行學習或學習非常困難。如:初三畢業班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中,排名前五位的全部屬於學習方麵,這主要包括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能力低、學習習慣不良、學習焦慮等。
2人格上的煩惱。在青春期,隨著自我意識的飛速發展,總試圖與他人做比較,因而很容易發現自己的短處,如社會意識低、意誌薄弱、缺乏魅力等。
3性心理障礙。由於生理方麵的快速和明顯的變化——身高、體重迅速增長,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和性器官的成熟——醜小鴨開始向白天鵝過渡。青少年開始注意到異性,容易產生和異性在一起的欲望,或表現出對異性的故意疏遠和排斥,或迅速爆發“狂熱戀情”,並認為自己對愛情是認真的嚴肅的,不是鬧著玩的,但是實際上自身對什麼叫愛情以及愛情所包含的社會責任、義務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對異性帶有很大的好奇和模仿成分,這恰恰是心理發展不成熟的反映。隨著社會的發展,營養攝入的增加,以及大眾傳媒的影響等因素,個體的性成熟時間大大提前,而心理成熟則相對滯後,加上來自社會的束縛和影響,容易導致個體產生性心理方麵的障礙。因為青春期性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易導致很多煩惱。另外,與父母、老師等長輩的交往,也會出現很明顯的隔閡。
小案例
心理谘詢室裏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青春期的男女:一位高中男生來心理谘詢,訴說了他心中的苦惱:“近一段時間以來我開始對異性同學產生了興趣,有時頭腦中會產生一種與對方親熱的想象,有性的衝動”。一個女生也對這樣對醫生說:“我有時會無緣無故地突然胡思亂想,想象著有一位白馬王子來到身邊。對班上個別男生有好感,想去接近他。還對年輕的男老師產生愛慕之情”。
有的青春期男女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看了一些有關愛情的文藝書籍或電影電視後,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在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於是會在獨處時或躺在床上幻想自己與某個喜歡的異性在一起。在進行訴說之後他們要問的問題總是:“醫生,我其實不想這樣,我有時甚至會很自責,但我管不住我自己。我的心理是不是不正常?”
事實上,這種青春意識並不算是心理疾病,但需要及時疏導。
逆反心理的產生
由於心理的迅速發展——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飛躍以及自我意識的迅猛增長,青少年們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希望別人不再把他們看做是一個孩子,他們渴望自立,獨立決定自己的問題,希望自己提出的觀點和建議能得到承認和尊重,試圖在平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與父母以及其他成人的關係。在他們的心目中,友愛、平等、自由和正義才是人類文明的最高理想,是值得誓死捍衛的,單以這樣的最高理想來衡量現實社會,結果往往會發現大量不可忍受的社會“黑暗麵”。於是,開始故意和老師、家長對著幹,在行動中表現出衝動、偏激、搖擺、脆弱的一麵,表現為逆反、憤世嫉俗或逃避現實、離家出走等等。
情感動蕩與外部表露的矛盾
生理上的巨變,學校、家庭以及社交方麵的各種問題必然會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動蕩,而情感的動蕩又需要得到適當的釋放才能獲得平衡,這本身是身心調節的正常規律。但是由於青少年認識能力的發展和自控能力的增強,內心的情感反被壓抑了下來,得不到釋放,他們內心激動、高興或苦惱,表麵上卻看起來十分平靜,沒有什麼異常反應。心理有話很想找人傾吐、述說,可是碰到有些長輩、老師又遲遲不肯開口,久而久之就變得焦慮、閉鎖、悶悶不樂,或“在沉默中爆發”!
從整體上來講,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大體可分為生理因素與社會因素兩類。生理因素導致的危機指的是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危機,具體表現如青春期發育的生長危機、身患疾病造成的生理功能的紊亂等。社會因素引起的危機是指人在社會關係活動中不可避免的危機,包括親友突然死亡、戀愛關係的突然破裂、失去愛物而產生的情感危機;重要考試失敗、失學、失業、晉升失敗而產生的事業危機;遭遇災禍如急性殘廢或急性嚴重疾病、破產或重大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海難沉船、飛機失事、受傷、被奸汙及其他意外事故等而產生的心理危機。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市場競爭機製的建立,人際關係的複雜化,使得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重,心理危機也愈發多見。可以說,沒有體驗過心理危機的人是沒有的。心理危機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極大。
由心理危機而引發的自殺、殺人、投毒、放火等青少年犯罪案例屢見不鮮。
小案例1
福建省有一個13歲的少年,因無法忍受父母長期以來的管教與責罵,竟把“毒鼠強”放進米飯中將父母雙雙毒死,然後若無其事的去上學。
小案例2
高一學生李某,今年16歲。他在小學、初中時期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深受父母和老師的喜愛。但升入重點高中後,因班上“高手”如雲,競爭激烈,他的心理壓力很大,總是處於極度緊張之中。隨後便出現了頭痛、失眠、焦慮、煩躁等不良反應,平時還經常與同學發生衝突,回到家裏也經常發脾氣,甚至摔東西、罵人,對父母的態度很凶,揚言再也不讀書了,要去出家當和尚。
麵對危機,重在自我調適
青春期少年,當發生心理危機時,若懂得進行自我調適,可防患於未然,保持身心健康。
1調節情緒。情緒,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如果愈演愈烈,不加節製,就會導致心理失衡,損害健康。情緒是個體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情緒的好壞在於你怎樣認識事物。可見,一個人的心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通過對某種價值觀念或認識的修正,來達到情緒上的重新調整。如果從某個角度來看,可能會引起消極的情緒,產生心理壓力,繼而出現心理危機。這時隻要轉換一個視角,常會看到另一番景象,心理壓力也會迎刃而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乃成功之母”、“吃虧是福”等都是屬於通過修正觀念來重新調節情緒的至理名言。
2善於宜泄內心感情。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傾吐心中苦衷,謀求友人或心理醫生的疏導和勸解。也可通過日記將自己的苦惱溢於字裏行間,抒發,排解內心的不快,以此得到自我寬慰。
3善於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走出鬱悶的樓房,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壯麗的山川、幽靜的名勝古跡是陶冶人的情操、調整情緒、恢複心理平衡的好去處。
青少年期的身心巨變及可能會是一種危機,但也可能會是一種轉機,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曆這樣一個動蕩的階段而走向成熟。4青少年的戀“星”情結
自從發生女兒追星害死老父親的那件事後,才發現,青少年的戀“星”情結,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行為危機。
追星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心理過程的反映。青少年處於由孩子向成人的發展階段,正是長身體、長知識和樹立遠大理想的時期,他們的理想、願望正處於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實現和完善,他們既想擺脫兒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樣體現成熟。明星的出現使他們眼前一亮,從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實現的希望,從而追隨他們、崇拜他們,熱愛他們,心中對明星的追求更是強烈。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種表現。大多數明星都有一技之長,加上其外觀或是英俊瀟灑,或風姿綽約,體現了美的風采,年輕人常常被他們吸引,從思想、行為和外表等去模仿學習。追星也是廣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轉型期,性的發育正逐漸走向成熟,但性意識仍是朦朦朧朧的,對異性產生好感,心中多少都會有異性的影子。在年輕人的眼裏,明星是快樂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最有成就的典範。他們都向往夢幻般的青春,生活在自己虛擬的世界中,幻想著自己成為了明星,成為頂尖人物,並以此成為生活中的目標。另外,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學習負擔大,升學的壓力大,學生相互競爭力,課後家長安排的各種輔導等,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當明星以光彩奪目的形象展現於大眾,進入他們生活後,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去崇拜,去宣泄自己內心的不滿,以滿足自己心理的需求。
小案例
下麵是一名叫上官可心寫給某心理醫師的信:
我叫上官可心,今年16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孩。最近我發現我沒有辦法上課專心聽講,我滿腦子都是我的偶像——劉德華的樣子,現在我已經沒有辦法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了,這讓我很苦惱。
我也知道自己這樣做會影響到學習成績,但是我控製不了自己,每當我看到一篇愛情故事,我就會把裏麵的男女主角換成我和我的偶像,幻想是我和他。我之前是短頭發,但是自從我看了他拍的洗發水廣告之後,他的那句“我的夢中情人是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之後,我就開始留長頭發,誰碰一下我的頭發,我就跟別人急。雖然我知道我這樣做沒有意義,劉德華也不會知道我,但是我還是控製不了自己。我之前一直喝果汁,但是自從他拍了冰茶的廣告之後,我就一直喝那種冰茶。有時候我也感覺自己很傻,我收集了所有關於他的照片和歌曲,我的mp3裏全是他的歌曲,每一首歌我都會唱,跟朋友一起去KTV我就隻點他的歌。
有一次,我們班上的一個男生,突然說劉德華老了,不能看了,現在都開始脫發了,我當時聽了這樣的話,心裏十分氣氛,劉德華在我心裏永遠不會老的,我不能容忍別人這樣說劉德華,我警告他停止,但是他還是不停地說,竟然還帶著一臉不屑的冷笑,我就衝上去跟他扭打起來,我跟他打架自然不會打贏他,我們被同學們拉開了,而且我也被叫到了辦公室,老師批評了我,問我知道自己錯了嗎?我說我認為我沒有錯,老師很生氣,讓我回家反省。回家之後我也被爸爸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我真的很傷心。為什麼周圍的人都不能理解我,隻有聽著劉德華的歌,我的心裏才會平靜下來。我想如果我的生活中沒有了他,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