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生記憶力的鍛煉指導1(1 / 3)

第一章 學生記憶力的鍛煉指導

1.什麼叫記憶力

記憶力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

人們在在漫長的社會生活與學習中需要記憶來學習和工作,但人的記憶卻因人的個體差異不同其記憶的好壞也不同。根據學術界上對記憶的一般性結論,人的記憶力的好壞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通過人的記憶分類我們就更容易看清。

2.記憶的分類

(1)按方式分類

記憶,按方式可分為概念記憶和行為記憶。所謂的概念記憶,就是對某一事物的回憶。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象的體重很重,等。這些隻是概念上的回憶。

所謂的行為記憶,就是對某一行為、動作、做法或技能等的回憶。這種記憶極少會忘記,因為都涉及具體行動的。如,踩單車、遊泳、寫字或打球等。關於這些的記憶,或許很久不用的話會生疏,但極少會遺忘。

據說,人的大腦的記憶能力,相當於1500億台80G電腦的存儲量。覺得記東西難,可能隻是困、累,或精神不佳。

(2)根據持續時間分類

對記憶最基本的、也是被廣泛接受的分類,是根據記憶持續的時間將其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即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短期記憶。短期記憶模型在過去25年裏麵為“工作記憶”所取代,有三個係統組成,即空間視覺形成的短期視覺印象、聲音回路儲存聲音信息,這可以通過內在不斷重複長時間存在和中央執行係統管理這兩個係統並且將信息與長期記憶的內容建立聯係。

長期記憶。記憶的內容不但是按主題,而且按時間被組織管理。一個新的經驗,一種通過訓練得到的運動模式,首先去到工作記憶作短期記錄,在此信息可以被快速讀取,但容量有限。出於經濟原因考慮,這些信息必須作一定清理。重要的或者通過“關聯”作用被聯想在一起的信息會被輸送到中長期記憶。不重要的信息會被刪除。

記憶內容越是被頻繁讀取,或是一種運動被頻繁重複進行,反饋就越是精細,內容所得的評價會提高,或是運動被優化。後麵一點的意思是,不重要的信息會被刪除,或是另存到其他位置。記憶的深度一方麵和該內容與其他內容的連接數目,另一方麵與情感對之的評價有關。

(3)根據記憶內容分類

根據記憶內容的變化,記憶的類型有:形象記憶型、抽象記憶型、情緒記憶型和動作記憶型。

形象記憶型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為主要的記憶類型。

抽象記憶型也稱詞語邏輯記憶型。它是以文字、概念、邏輯關係為主要對象的抽象化的記憶類型,如,“哲學”、“市場經濟”、“自由主義”等詞語文字,整段整篇的理論性文章,一些學科的定義、公式等。

情緒記憶型,情緒、情感是指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這種體驗是深刻的、自發的、情不自禁的。所以記憶的內容可以深刻的牢固的保持在大腦中。

動作記憶型動作記憶是以各種動作、姿勢、習慣和技能為主的記憶。動作記憶是培養各種技能的基礎。

(4)根據感知器官分類

感知器官包括視覺記憶型視覺記憶型、聽覺記憶型、嗅覺記憶型、味覺記憶型、膚覺記憶型和混合記憶型等。

視覺記憶型是指視覺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記憶類型。視覺記憶中,主要是根據形狀印象和顏色印象記憶的。

聽覺記憶型是指聽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

嗅覺記憶型是指嗅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嗅覺記憶是常人都具備的一種記憶。

味覺記憶型是指味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味記憶也是常人都具備的一種記憶。

膚覺記憶型是指膚覺感知在記憶過程中起主導地位的記憶類型。

混合記憶型是指兩種以上(包括兩種)感知器官在記憶過程中同時起主導作用的記憶類型。

(5)保持時間的分類

科學家們根據信息論的觀點,根據記憶過程中信息保持的時間長短不同,將記憶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個保持階段。並通過一係列實驗,進一步將這兩個階段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和永久記憶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