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生記憶力的鍛煉指導1(2 / 3)

(6)意識類型的分類

按心理活動是否帶有意誌性和目的性分類,可以將記憶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其中的“意”,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意識”,意識問題很複雜,我們在這裏將他解釋為“意誌性”和“目的性”,僅為了掌握。)結合記憶過程,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無意識記、無意回憶、有意識記和有意回憶四種。

無意記憶的四個特征:一是沒有任何記憶的目的、要求;二是沒有做出任何記憶的意誌努力;三是沒有采取任何的記憶方法;四是記憶的自發性,並帶有片麵性。

有意記憶的相對於無意記憶,也具有四個特征:一是有預定的記憶目的和要求;二是需要作出記憶的意誌努力;三是需要作出運用一定的記憶方法;四是具有自控性和創造性。

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是相輔相成的,並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也就是說,無意記憶可以向有意記憶轉化,有意記憶也可以向無意記憶轉化。這些條件包括:一、實踐或認識任務的需要是兩者相互轉化的根本條件。二、信息強度的變化是轉化的重要條件。三、人的主觀處於何種狀態是轉化的重要條件。四、所掌握的記憶技能的熟練程度是轉化的必要條件。五、精神高度集中,然後思想放鬆,常常是有意記憶向無意記憶轉化的有利時機。

3.影響記憶力的因素

經研究發現,影響記憶力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如下幾種:

(1)壓力和不安

嚴重的情緒危機和壓力不但會對記憶造成影響,甚至還會導致身心失衡,讓人感覺很壓抑,使精神生活籠罩在一片陰影中。舉例而言,被搶劫的人往往很難正確地描繪出罪犯的長相和特征,即使能描述出來一些,也不完全準確。大體上說來,通常人們在這種情況下,會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罪犯的凶器和自己如何能逃跑上麵。此時,生存的壓力過大,人們能仔細記住罪犯的能力便大大降低,有的甚至降為零。

心理學家們曾經表示,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記憶力。輕微的壓力比沒有任何壓力更能幫助人們發揮潛能。比如說升學壓力過大固然不好,但是完全不當一回事同樣也不是好事。物極必反,“人無壓力輕飄飄”,同樣也做不好什麼事情。

有的人容易情緒緊張、不安,動不動就發出悲觀消極的感歎,老是抱著負麵想法的人很容易忽視生活中正麵的、積極的因素,“憂鬱”往往使人們陷於悲觀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沉溺於過去,對於未來充滿恐懼,這樣的狀態直接導致其注意力不斷降低,集中注意力的功能也不斷被弱化,記憶的能力當然日漸衰退。

(2)睡眠與記憶力

我們的許多靈感都是在酣睡後的早晨出現的。睡眠可以解除大腦疲勞,同時製造大腦需要的含氧化合物,為覺醒後的思維和記憶做好充分的準備。適度睡眠為記憶和創造提供了物質準備,尤其是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對促進記憶鞏固起著積極的作用。

2000年12月,美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發表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個新發現:考試之前熬通宵的人第二天反而記不住所需內容了。

研究人員發現,在學習和練習完新東西後好好睡一覺的人,第二天所能記起的東西要多於那些學習完同樣的東西後整夜不睡覺的人。因為熬夜會損害記憶。有的人常常熬夜甚至通宵學習,效果反而不高。

如果缺少睡眠,或服用能減少快速眼動睡眠的抗抑鬱症的藥物,就會出現疲勞、頭昏腦脹、眼花心慌、食欲不振等感覺,導致警覺性差、情緒不佳、影響記憶力。

大量事實證明,擁有充分的睡眠,保持清醒和睡眠的自然周期才是最可靠的能長久促進記憶力發展的好辦法。要獲得深度良好的睡眠,睡前最好避免飲食,不要做劇烈運動,也不要長時間看書,不要在睡眠前考慮太多問題,更不要依賴安眠藥。

(3)不良嗜好與記憶力

研究發現,不良嗜好影響記憶力。如過量飲酒和吸煙都會使記憶力減退。

飲酒過量。適量的酒精可以幫助人們消除疲勞,使身體活性化。但是,對記憶而言,酒精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飲酒過量不但會給生活帶來種種麻煩,還會導致部分記憶的喪失。由於酒精對腦細胞的麻痹作用,很可能會發生暫時性記憶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