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校安全文化的管理2(1 / 2)

第四章 學校安全文化的管理2

4.校園安全管理的時機

校園安全管理的範圍很廣,目的是要維護學校的人、事、時、地、物等方麵的安全;換言之,就是要提供一個安穩的、無障礙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快快樂樂的學習、健健康康的成長。那麼到底什麼時候進行安全管理較為適當呢?現將校園安全管理的時機,摘要敘述如下:

平時持續的安全管理

校園水電設備、交通安全、飲食衛生、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暴力防治、公共衛生等,隻要學生在學校活動,這些都是不能忽視的安全管理項目。而學校社區化,與社區融為一體,放學後的學校成為社區居民的運動休閑空間。進入學校的人士成份龐雜,間或有為非作歹之徒趁虛而入,或偷竊、破壞、或侵犯落單學生,造成嚴重的問題。如何針對放學後人力空虛的校園進行安全維護也應特別注意。

教學活動進行的安全管理

各科教師及相關人員應在教學活動進行前,準備教材、教具、檢視教學設施、教學環境,了解是否堪用?有否危及安全因素?活動進行時,應指道學生正確的操作方法;活動結束後,應該再檢視各項器材、設施是否收拾妥當?是否複原與歸位?各項設施器材若有損壞,應立即報修。此外,教學活動進行過程中更應發揮教師專業倫理,提高師生間之良善人際互動,俾便教學活動能安全有效進行。

寒暑假期間的安全管理

寒暑假期間,學校的教學活動較少,學校總務處及相關人員應在假期中全麵檢修學校建築、消防設施、水電設備、運動遊戲器材、教學設備等,以維持其完整、堪用與安全。

特殊情形的安全管理

當不可抗力的因素,例如颱風、水災、火災、地震等天然災害發生時,必須特別再加強安全管理的項目,事前有預警者,應進行妥善的防範措施,事後亦應進行檢驗和災後重建工作;無預警狀況者更發揮應變能力,以減少損害的程度。

5.校園安全的防範管理

學生在校內進行體育活動、集體活動和勞動時,在宿舍休息時,都可能發生意外。因此,加強自身防範,警惕各種影響人身安全的事故發生,對保護自我安全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體育活動安全

(1)體育老師要講清體育活動安全。

(2)活動課老師不得離開。

(3)學生不做不安全的活動。

(4)在無人保護下不做危險活動。

學校集會與集體活動安全

可能發生的傷害:中暑、擠傷、跌傷、骨折、窒息、燒傷、腦震蕩、死亡。

(1)上下樓梯不要擁護、禮讓慢行。

(2)不互相追逐瘋打。

(3)不開無味的可造成傷害的玩笑。

校內勞動安全

(1)嚴禁學生擦樓房外窗玻璃。

(2)做清潔時、防止滑倒跌傷、玻璃劃傷、釘子刺傷。

(3)嚴禁學生用濕布擦電器旋扭開關。

學生住宿安全

(1)不得允許非住宿人員入住宿舍。

(2)不得私自接用電器電線。

(3)不得瘋瘋打打。

(4)不得將貴重物品帶入宿舍。

(5)不得在宿舍使用蠟燭。

6.校園安全管理的具體方法

提供師生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是學校責無旁貸的工作。至於如何進行校園安全管理呢?以下提出具體的作法,供參考。

熟悉相關法令

在一個講求民主法治的社會裏,應該重視與自身權益、行為規範有關的法律常識,而父母或教師更應該了解、配合與遵守保護學生的相關法令,才能更周全有效的保護學生。

成立救援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