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師的心理健康概述4
11.教師進行意誌訓練的方法
教師的工作是種艱苦的活動,常常會遇到許多這樣的課題,如克服誘惑、保持注意、穩定情緒、戰勝困難、堅定信心、應付挫折等等,這些無不需要堅強的意誌來保證。下麵介紹幾種意誌發展訓練的方法:
增強意誌訓練
一是“決不放棄”。人生是所學校,不幸是最好的老師。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可能會懊喪萬分,這時有一個基本原則可用,即“決不放棄”。放棄必然會導致徹底的失敗,甚至導致心理的失敗感奮,這種失敗心理將影響你的一生。二是“再試一次”。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因為失去信心而放棄進一步的努力。在很多情況下,把自己同目標分享開的“玻璃板”實際上早已不存在,可自己卻放棄了努力。這時,不妨告訴自己“再試一次”。再試一次,也許會成功。
應對挫折訓練
一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二是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有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三是改變情境,改變使人遭受挫折的環境和心境,振奮精神,心胸開闊地應付挫折,包括參觀、登山、郊遊等。學會應付挫折引起的焦慮的方法,可采用發泄法、轉移法、升華法等。應用成功體驗法,創造機會,使自己獲得某些成功,有了成功的體驗,可以改變受挫的心理與自卑心理。
戰勝失敗訓練
一是以柔克剛。麵對失敗,麵對困難,要勇敢地承認自己的不足,並樂於彌補不足,不要產生畏懼心理。隻有意誌頑強、信心十足地去克服困難,才能戰勝失敗,走向成功。二是變失敗為墊腳石。當麵臨失敗打擊時,首先要準確地限定失敗的範圍,不要主觀地擴大失敗的影響,不因一次失敗而全盤否定自己,然後再正確地總結失敗,找出多種可能的原因,對症下藥。三是把失敗看作是對自己的挑戰和考驗。失敗是一種曆險和啟司,提醒自己目前做錯了什麼。失敗隻能壓倒弱者,失敗時以一種健康、冷靜的心態去麵對,找到失敗的原因,汲取教訓,就會把危機變成機會。當遇到困難並能一次次超越失敗時,一個人的智慧、能力、經驗就會不斷增加,心態也就會越來越積極,久而久之,便會成為一個更優秀、更成功的人。
12.教師優良個性的自我培養
自我意識對個性發展起監督和矯正作用。因而培養教師的健康個性,應該重視個性發展中諸因素的作用,努力創造有利於個性健康發展的內部條件。
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有理想才有奮鬥目標,有信念才能堅強剛毅。隻有用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統貫一生,生命才有意義,才能形成健全的個性。要能過各種途徑樹立崇高的理想,確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對社會、人生、世界上的各種事物持正確的態度和認識,采取適當的行為反應;正確分析、體察客觀事物,心胸開闊,樂觀向上;對心理衝突和挫折有耐受能力,防止心理問題的發生,從而保持心理健康。
加強自身的個性修養
教師在其個性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製,會產生各種心理矛盾與衝突,心理挫折。若這種衝突解決不當將嚴重影響個性的健康發展,甚至形成一係列個性心理障礙,形成不良個性。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個性修養,依靠自我調適的作用來影響個性的成長,努力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並依此付諸社會實踐。切忌對自己過分苛求,而應把奮鬥目標確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從而使自己的心理機能經常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在群體生活中體驗自我的價值和生活的樂趣
教師應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主動積極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與集體中的其他成員交往和聯係,特別是與誌趣相投的同事、朋友在一起,進行思想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並從中得到啟發、疏導和幫助。這不僅可以使人增進理解,開闊心胸,還可取得更多的社會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使人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充足的社會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勵感,大大增強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信心與力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危機感,從而保證個性的健康發展。
在從事業餘愛好的過程中發展個性
業餘愛好廣泛,可以使人在寂寞孤獨、煩悶抑鬱時,通過自我娛樂防止心境的壓抑,使身心獲得有益的休整和放鬆。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可以使人感到充實,輕鬆愉快,心情舒暢。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使個性健康成長,欣賞自己。
13.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
引起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教師職業特殊性的影響,如工作量過大、學生難於管理、學校提供的支持匱乏等校園環境中的因素,又有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教師自身的個性特點也是引發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
教師職業的某些特點
(1)教師工作過程上產生的角色衝突使很多教師感到壓力、緊張乃至倦怠。隨著學校功能的日趨複雜化和多樣化,教師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重化。有時教師還必須同時扮演兩種截然相反的角色,如既要樹立教師權威又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如果教師不能妥善調和這種不和諧,壓力就會隨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