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師的心理疾病治療1(1 / 2)

第七章 教師的心理疾病治療1

1.怎樣治療青年教師的挫折心理

青年教師有很多的幻想、希望,他們為實現這些目標,會付出努力甚至作刻意的追求。然而,結果事與願違時,他們就產生了挫折,挫折會引發青年失望、壓抑、沮喪、憂鬱、苦悶等緊張心理和情緒反應,心理學上稱之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形成原因

挫折感在青年發展時期表現較明顯。這個時期,他們剛剛步入社會,對人生的思索、社交的障礙等容易體驗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

導致青年教師挫折心理的原因是複雜的、大略可劃分為兩類:

主客觀矛盾是導致青年教師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主觀指青年的自我需求,客觀是指滿足其需求的現實條件。當主觀與客觀發生矛盾,客觀不能滿足主觀的要求,就會產生挫折感。

個性不完善也是導致青年教師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青年雖然充滿朝氣,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勇於探索,富於創造性,但個性還不夠完善。如情緒不穩定,認識片麵,自尊心與好勝心過強,理想浪漫,容易偏激,世界觀不明晰,缺乏紮實的實踐基礎,耐力不強等,正是這種不完善的個性成了挫折心理的溫床。

治療

生活中挫折無處不在,逆境無時不有。在挫折麵前,青年教師應該有進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同時要理智地對待一切。

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從客觀、主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麵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要善於正確認識前進的目標,及時調整自己,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並確立適合於自己的奮鬥目標,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在實施過程中,一旦發現目標不切實際,前進受阻,應該及時調整目標,以便繼續前進。

要善於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適當的刺激和壓力能夠有效地調動機體的積極因素。

要正確對待挫折,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挫折和教訓使青年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要悅納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學會自我寬慰,心懷坦蕩、情緒樂觀、發憤圖強,滿懷信心去爭取成功。

2.如何治療青年教師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

逆反心理在青年教師中都可能發生,並有多種表現。

逆反心理的深一步發展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態心理轉化。所以必須采取有效的對策來克服和防治其發生。

要重視複雜的社會因素對青年教師心理的影響。青年的心理活動,會受到社會經濟製度變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識形態發展,善惡、美醜、是非、榮辱等觀念更新等方麵影響。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把對他們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麵的培養同社會政治生活、經濟文化活動以及社會道德風尚聯係起來,以提高他們心理上的適應能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不致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