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靜態寫作指導1(2 / 2)

3.靜態與動態描寫的區別

靜態描寫是指平麵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例如: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上麵的這段靜態描寫,表現火燒雲顏色的變化極多。

動態貓寫是指描寫對象(景物或人物)在運動中的狀態。以動來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描寫範圍包括:活動中的人們、陽光的變化、水流、雲朵、風中的葉子等。例如: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跑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鍾,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的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上麵這段動態描寫,表現火燒雲形狀的變化極多。

4.靜態與動態交融的方法

同學們在寫作文時,有時要進行靜態或動態描寫。事物的靜態是指人或物處在靜止或穩定的狀態。花草樹木、高山、建築、停泊的船隻、教室的黑板、人物的外形外貌等,都是靜態。

對事物的靜態進行描寫時,首先要做到具體確切,描寫和摹寫出來以後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這就要在觀察事物的靜態上下功夫,看看要描寫的靜物到底是什麼樣子;其次,描寫時,可以按照事物的本來麵目直接勾畫;更多的是用豐富多彩的詞彙,形象確切的比喻及活潑生動的句式,這樣描寫出來才能生動逼真,如對陣雨過後景物的描寫,有“樹木被衝洗得一塵不染,碧綠的葉子上滾動著一滴滴小水珠,晶瑩剃透,可愛極了。”有“大雨過後,空氣像被濾過似的,多麼舒服啊!”等等描述。

事物的動態是指人和事物處在活動變化時的狀態。搖動的樹枝、飄動的旗幟、奔騰的河流、飛馳的汽車、勞動的人們、飛翔的小鳥等等都是事物的動態。事物的動態是不停地活動和變化的,而且這種活動和變化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學生描寫事物的動態時,就要注意事物在發展變化中某一時刻的情景,抓住這一情景的變化特征作為描寫對象,如記敘人物的動態,可抓住人物的動作表情來描寫,對《我的奶奶》這個文題,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道:“……奶奶從門旁的灶火前慢慢站起來,用手捋了捋飄在額前的一縷白發,眯起眼向院子裏張望著。當我跑上前去喊了一聲奶奶時,她那滿是皺紋的臉上立時露出慈祥而興奮的笑容。”這樣,奶奶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一篇好文章,既有靜態描寫,又有動態描寫,動靜結合,才能更令讀者回味無窮,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