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校科技教學的指導2(2 / 3)

開展語文競賽活動,滲透科技教育

語文競賽活動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全不受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限製,它的存在和發展為開展科技教育創設了一個自由而寬鬆的環境,也為學生中的科技骨幹力量——一部分有科技潛力的學生提供了“冒尖”的機會和條件。

(1)科學兒歌朗讀比賽。

朗誦是小學階段經常舉行的一項比賽活動,讓學生朗誦愛科學的兒歌宣傳科技知識,有利於啟迪兒童的想象力,激發他們愛科學的興趣並培養他們為未來的科學技術現代化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

(2)電腦作文競賽。

當今時代已進入了高科技信息時代,電腦的運用已開始普及。開展電腦作文競賽,就是讓學生利用電腦直接作文,打破傳統的作文方式,讓學生深切體會到現代技術手段的優越性,激發科學興趣。

(3)設計機器人寫說明比賽。

興趣是產生動機的主要原因,是學習的先導,是推動學生掌握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的欲望。當學生對現代科技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積極主動而且愉快地進行學習。機器人作為一種高科技的產物,越來越受到科學界的重視,也深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愛。因此,我們舉行了機器人設計大賽並要求為設計的機器人寫上說明,將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愉快地學習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想象能力。同時,也是學生對自己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對小學生傳授科學知識,進行科學啟蒙是小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語文教師,把語文教學與科學教育相結合,注重滲透,講究科學,鼓勵探究,在實踐中提高認識,不斷發展。因地製宜的科學教育是有效的,它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得到了陶冶,操作水平得到了鍛煉,創新精神得到了發展,科學素養得到了提高。雖然語文課不像科學課那樣直接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但是,語文學科的性質和語文教材的功能決定了在語文學科中滲透科技教育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自身固有特點,她猶如一縷春風,潤物無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科學素養。

6.物理課上的科技教學

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注重科學家名人軼事與物理史教學。物理發展史是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物理發展史的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物理發展的曆史,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的典型事跡與故事,同時也能較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同時,在實際教學中,適當向學生介紹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和高科技領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近年的“神舟係列飛船與楊立偉太空旅行”,了解科學技術給社會發展和四化建設帶來的巨大動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中受到良好的科技與人文精神教育。

(2)突出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例如在講解光的直線傳播時,我讓學生舉出生產生活中,應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具體例子等。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使學生更加認識到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相信科學,熱愛科學,樹立良好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

物理課外活動是加強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和學科滲透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1)科技小製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科技製作活動,如自製電鈴。自製平行光源。製作針孔照相機。製作潛望鏡。自製量筒。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

(2)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增加學生的科技知識,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技閱讀能力。

(3)舉辦科普知識講座。科技知識與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緊密聯係在一起,在舉辦科技講座時,要認真選擇材料,或根據有關資料撰寫講稿,根據平時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動課分班級或集中學習,可以收集軍事科學、航天技術、通信技術、空間技術、科學家的事例與貢獻等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科學素質教育。

7.將現代科技引入物理教學中

在最近的百年裏,物理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今天的物理學仍在飛速發展,已出現了許多新的領域和全新的物理觀念,仍然是現代前沿科學中最為激勵人心的學科之一。麵對一日千裏的現代科技,物理教師有必要對物理學的現代進展的各個領域有一個概括的、清晰的了解,然後把它們通俗的引進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來。

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進新奇的物理知識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充分收集和整理那些與物理教學相關的新奇有趣的知識信息,在教學過程中緊扣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教學,適時透露或講述這些知識信息,既能對教學過程起畫龍點睛的妙用,又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其學習興趣。如:在講述慣性一節時,教師為印證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可以以世界上最大的輪船為例,最後引進慣性的問題。可以告訴學生由於輪船質量太大,所以在航行時遇到礁石等障礙時根本就不轉彎,它也來不及轉彎,直接就壓過去繼續航行。還可以在萬有引力定律中引進天文知識,如黑洞,講述了光也無法逃離黑洞引力的束縛。根據第二宇宙速度公式和恒星質量算出黑洞半徑不到三公裏。學生們知道大的恒星半徑是百萬公裏,現在塌縮成不到三公裏,那麼他們除了驚歎還是驚歎。實際上這也在無形之中為我們解決了黑洞半徑的估算這一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