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生化學科學興趣培養4(1 / 3)

第四章 學生化學科學興趣培養4

11.可以吃的石頭和土

石頭和土可以吃嗎?說來你也許不信:有的石頭和土不僅可以吃,而且人們還經常吃,甚至非吃不可呢!

我們的一日三餐少不了鹽。鹽分池鹽、井鹽、海鹽和岩鹽,岩鹽就是一種石頭。用傳統方法做豆腐,要用石膏,人們吃豆腐,就在不知不覺中吃了“石頭”。

有些石頭,吃起來沒什麼味道,甚至還很難吃,因為能治病,人們得了病,就非吃不可。

我國古代的醫學家們很早就利用一些礦石作為治病的良藥。治療乙型腦炎的“白虎湯”藥中以石膏為主藥,石膏能解熱消炎;麥飯石能治療癰疽和發背瘡;膽礬用作催吐除蟲藥;磁石用作鎮寧安神藥;滑石可以用來治療心煩口渴、小便赤澀,還可以排除腎結石;浮石用來治療胸肋疼痛,止咳化痰;朱砂能治睡眠不寧和驚癇病症;連大理石也可以入藥,用來治療肺結核病吐血。《本草綱目》中記錄的礦石良藥就有二百多種。

有的人還有吃石頭和土的癖好,這在古今中外都有過記載。我國宋代時,有個叫夏文莊的人,家中豪奢,吃的是山珍海味。不知是吃膩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他對美味佳肴毫無興趣,而對鍾乳石等東西竟能吃得津津有味。每天早晨起床後,他首先要吃一碗鍾乳粥,就是用鍾乳石做的粥。有人見了,也悄悄地吃這種粥,結果卻生了疽瘡。

現代,也有人吃石頭和土。在山東煙台,有不少人喜歡吃一種白色的高嶺土。在陝西禮泉、乾縣一帶,有些婦女愛吃一種紅色粘土。而山西的有些婦女則愛吃當地山上的黃土和粘土。陝西渭北一帶,有些婦女常吃一種叫“蒙脫石”的石頭,據說這種石頭入口即化,味道很像巧克力,常吃還會上癮呢!

國外也有人喜歡吃石頭和土。意大利有一種傳統食品叫“阿利卡”,是用麵粉摻進一種泥灰岩粉做成的。泥灰岩來自維蘇威火山附近的那不勒斯郊區,它摻進麵粉裏,可以使食品更潔白,吃起來酥軟可口。

在伊朗,吃土是習以為常的事。伊朗人最喜歡吃來自馬加拉特和吉維赫萊的粘土。這種粘土外白內酥,吃起來又滑膩又香,別有風味,是那裏的一種佳肴。

在非洲、澳大利亞以及大洋洲的一些島嶼上,每逢喜慶的日子,在桌上除了精美食品外,總有一些白粘土、藍粘土和翠綠粘土,用來招待貴賓。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吃石頭和土呢?科學家作了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岩石和土壤不僅對動植物起作用,而且對人的機體也起作用。岩土裏含有身體裏必需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銅、硒、鉬、鉛、鈷等,吃了可以補充人體之不足;也有人認為,這可能同疾病和寄生蟲有關;還有人認為,吃石頭和土是我們人類祖先“遺傳”下來的一種習性。

12.地裏飄出的“雪花”

20世紀初的一個夏天,在美國南部的得克薩斯州地方,曾經常發生過一件奇怪的事。那時有一支地質勘探隊在那裏勘探石油,他們夜以繼日地往地下鑽眼,幾天下來,鑽探機已經鑽了很深的深度。一天,正當他們往下沉降井管時,突然從地下噴出一股高壓氣體,在鑽井台上操作的勘探隊員,個個措手不及,有的被氣浪打得後退幾步後摔倒在地,有的邊往後退邊高聲喊著:“井噴了!井噴了!”

過了片刻,高壓氣流中還夾帶著許多潔白的“雪花”狀物體一起往外噴射。這些物體,先是在半空中紛紛揚揚,然後冉冉飄落地麵。看到這種奇觀,有幾位青年人覺得好玩,便走了過去,伸出雙手想將雪花掃掃攏,做個雪球,就在這個時候,有位青年感到像觸電似地馬上把手縮回來;有位青年將手縮回來一看,手上出現紅腫;有位青年的手上則顯出黑色的斑塊。

過了一陣子,所有在場的勘探隊員都感到氣溫急驟地變化著。剛才那令人窒息的悶熱天氣,頓時變成料峭的春寒。與此同時,飄落過“雪花”的地麵上彌漫著迷迷蒙蒙的水霧。身處霧幕之中的勘探隊員,油然產生了飄拂欲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