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道理呢?原來第一次門上寫的“心”字,實際上是一個“悶”字,說明齊老情緒不好,不會客。第二次門上寫的“木”字,實際上是一個“閑”字,說明齊老清閑無事,可以見客。
為什麼“心”字會變成“悶”字呢?為什麼“木”字會變成“閑”字呢?如果僅僅就字論字,隻從部分看,那麼“心”和“木”字自然不會變成“悶”和“閑”字的。隻有把“心”和“木”字與齊白石家的大門聯係起來思考,才能得出這個答案。那個學生比較聰明,他善於運用整體思考法動腦。
當你做一件事時,如果你的動腦被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那麼即使你覺得自己已經考慮得足夠多了,但仍有可能漏掉某些因素,而忽略了這些因素,所做的決定很可能就是錯誤的。因此,你動腦時必須拓展思路,盡量多挖掘應當加以考慮的因素。
例如。古時候,有個人家養了一頭母牛。主人要請客,想擠些牛奶招待客人。但轉而一想,現在離請客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每天把牛奶擠下來,牛奶容易變酸,不好保存;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暫時儲藏一下,臨到請客時一次擠出,又多又新鮮,不是很好嗎?打定了主意,主人便把母牛和那隻還在吃奶的小牛隔離開,牛奶也不擠了。請客的那天到了,客人們紛紛光臨,主人把母牛牽了出來,卻怎麼也擠不出奶來了。這個主人隻想到了牛奶擠出來以後容易變酸、不好保存的一麵,卻忽略了母牛不擠奶、不讓小牛喂奶,舊奶水會堵塞乳腺分泌管而不會再有奶水這個重要因素,當然鬧出了大笑話。
第二,當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發生矛盾時,要堅持整體利益,放棄或者犧牲局部利益。
以上兩點對動腦十分重要。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吃盡苦頭、屢遭失敗。這方麵的教訓是很多的。在江蘇海安縣鄧莊鄉七組,人們可以看到大片稻浪隨風起伏,一派豐收景象。令人奇怪的是,就在這片稻浪中,有一塊地的水稻稀稀落落,黃矮瘦小,與大片齊刷刷、綠油油的田塊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原來這塊土地的耕種者周某在去年秋天稻穀上場後,他將這塊麵積為25畝的田地挖去了一尺表土,賣給了附近的磚瓦廠得了1000多元。由於表麵熟土被挖,有機質含量銳減,今年春天的稻苗長得就像枯草,夏熟時稻子的收成每畝還不到150斤。水稻栽插後,盡管下足了基肥,用了不少化肥,可是水稻長勢仍不見好。為此,有人給周某算了一筆賬:夏熟時麥子少收1000多斤,損失了400多元,而秋熟減產已成定局,損失重大。今後即使加倍施用有機肥,要想使這塊地恢複元氣,至少需要5年時間。經過這麼一算,這位中年莊稼漢後悔不迭地說:“早知這樣,當初我真不該賺這塊良田的黑心錢啊!”
這個農民錯在哪裏呢?他錯就錯在思考問題時缺乏整體觀念,隻顧眼前的利益,不顧長遠的利益。他根本不知道也不會運用整體思考的動腦方法去看待問題,目光短淺,必然會吃盡了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