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找茬(1 / 2)

道門有道藏三千,都是先賢所著,均藏著超脫法門,隻是常人無跡可尋罷了。整個齊賢道場,能將道藏閣內藏書盡數讀遍者,唯有道空一人。然而,於修行人而言,書讀萬卷若不能全數貫通,繁多交雜之下卻容易迷失,這也導致了道空滿腹大道,卻無從施行,修為在眾道主中反而排在最末。

道藏閣內,杜明正翻閱《參易契文》,心神不由為之吸引,神識與精氣同時湧動,一股股清氣散發至體外繚繞,又盤旋至頭頂,使他整個人看上去有種飄然出塵的氣質。

又是一卷道書看完,頭頂的清氣滾滾而動,似乎有種莫名的東西想要破繭而生。

杜明放下書冊,心有明悟,上丹田確立性格,而隻要自己下丹田成就,便是命格確立的時刻。屆時無所顧忌,無從疑慮,修為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廢寢忘食,連續幾日,杜明都躲在道藏閣翻閱道書。除去道藏之外,還看了一些道術典籍,習得不少道法,以及一套用於戰鬥的斬流劍法。

卻說上丹田主玄乙道術,中丹田主殺伐戰鬥,下丹田主長生不朽,三者本是一體,因所需而各成其象,及至最終仍要反本混元。

這一日,杜明心中念動,知道午時已至,便從道藏閣出來,回到舍內庭院。

庭院裏有一冠蓋垂柳,樹下一石桌,圍著四個小石凳,若邀上幾個同道好友,在此地喝雨後清茶,閱黃昏古卷,亦是人生一大樂事。

杜明手握飛鶴劍,在空地上,一招一式演練著斬流劍法。

這套劍法稱不上玄妙,卻幹淨利落,橫切豎斬之下,甚符杜明口味。

下乘的劍法殺人奪命,中乘劍法出入青冥,乘遊太虛,上乘劍法斬名利,斷塵緣,通心念,指引大道。這劃分非是指劍法本身,而是用劍之人。因此大同小異之下,杜明隻選了這套並不算極品的劍法。

日正當頭,杜明忽悠間入了迷,就見識海陰陽鏡垂空,一絲絲熱力從空中牽引而下,漸漸地在體表形成一層霍霍紅光,就如那晚月華垂照一般奇妙。

杜明腦中充斥著滿足,心忖果然不出所料。

《真元寶笈》言明子午陰陽交泰,是最佳修習時刻,因此杜明從不間斷。這幾日子時有月華落下,午時有日華垂下,都是難得的精華。

這種稀罕物可用於補充任何一個丹田,但杜明怕別人看出來,因此就把月華藏於上丹田,稗益明月神識,日華則分化於中丹田與下丹田。

這樣一來,上丹田境界再高,有陰陽鏡守護,料想沒人可以察覺得出,而因為同時修習三個丹田,就算加上日華,進境也不過快常人一絲而已,隻稱得上人傑,還不足以讓人大驚小怪。

很快,午時過去,杜明收了劍。

這時內視之下,體內一片清明。

上丹田乃人之控心,明月正泛著瑩瑩的光澤,垂照上方,下麵則是紫光灼灼、神秘莫測的陰陽鏡,中丹田位於檀中,人體中心所在,五髒交替之所,一團暖紅色的純粹血氣正藏於期間,散發著勃勃的脈動,下丹田生命之源,萬化之本,乃人體重心,精氣如星光在其中沉浮。

不消說,三個丹田以上丹田境界最高,另兩個還未成型,不過想來考核道士職位應是足夠了。

杜明所接觸的幾名道士,如袁明道、王正鶴、張道長這樣的,單以下丹田論都差不了多少,隻需再熟練祈福消災、做法事道場就可。

齊賢道場的弟子大部分都有這個水平,還留於此的緣故多半想靜心修煉,提升道行。對於他們而言,道士職位實在入不了眼。

正是用膳時間,杜明來到膳堂,見到愁眉不展的羅拜月。

“羅兄為何這副苦瓜臉?”

“杜兄有所不知。”

兩人領了飯菜坐下,羅拜月就是一歎,道:“我剛打聽到消息,李壽大哥已定罪,要在七七節之後問斬!”

“哦,這就難辦了……”

杜明料想紫薇命相不會如此輕易喪命,隻是若有小人搗鬼,那就難說,想了想,道:“這事不能操之過急,我看不如等到那天再作打算,說不定會有變故。”

羅拜月無奈地道:“我是這樣想的,我一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還能去劫獄不成,可憐的是李大哥竟連祭拜祖先的機會也沒了,唉!”

又聊了幾句,杜明轉移話題道:“後天就是七七佳節,我打算明日趕回縣城,羅兄呢?”

聞言,羅拜月放下筷子,微笑道:“小弟也正有此意,前日才學會驅鬼之術,我已鍛造了一件銅鑼法器,試了試,頗具效驗,正要回去一展身手。對了,杜兄用什麼武器,我稍刻就給你打上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