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五是處理好與社會、村居的關係。幾個學期來,與本施教區的百有、沿河居民區共建文明街,開辟街心花園環保環境基地。通過“你丟我撿”、環保知識宣傳等活動,把良好校風帶向社會,以實際行動獲得社會認可。
在練好“內功”的同時練好“外功”,不但有助於形成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而且通過信息的傳播和反饋,使學校的工作更能適應環境,並使環境適應自己,促進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樹立“群象”和“個象”
開展學校公關的目的無疑是為了在公眾心目中樹起學校(包括校風、學風、環境、質量)等要素的群體形象,但這種形象是學校的一草一木和一人一物構成的,即群象是由個象構成,每位教工,每個學生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學校的公眾形象。所以我們不但要在學校的整體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整體形象,而且注重全校師生素質的全麵提高,增強每位師生“我是‘五小’人”的光榮感和責任感。使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的點滴成績和失誤都會給“五小”的公眾形象上增光或抹黑。
(1)調整布局。校園環境是一所學校的“門麵”,是構建良好學校形象的基礎工程,在塑造學校群體形象過程中,該校從大處著手,重新規劃布局,拆建老校門和幼兒園,搬遷門口停車場,興建現代化綜合大樓,興建大型花壇,設計移動花架,種植大麵積草坪,布置書畫走廊。
(2)活動展示。積極把握外出活動機會,強化精品意識,凡開展活動堅持一個宗旨,是“要搞就搞好,不搞就拉倒。”於是在校內外參加師生大合唱、大遊行、六一彙演等活動中,在確保質量的同時,十分注意服裝、儀表、言行等方麵細節。如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曆時三個小時大遊行中,所有單位職工和學生到了遊行終點都自動解散隊伍。而該校鋼管樂隊的學生和老師卻自覺地列隊,拿著沉重的鋼管樂器,整齊地回到學校。
(3)領導垂範。古人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領導者的個人形象很重要。學校帶頭人校長提出“向我看齊”的口號,堅持每天來得早,歸得遲,行得直,坐得正,以自己模範行為影響和帶動全體教師。如為學校綜合樓捐資活動中班子帶頭每人捐資在1000元以上,最多的達5000元。從而使廣大師生家長深為感動,積極響應,捐資總金額高達50多萬元。
(4)規範行為。言行是師生思想品質的外部表現,師生的言行舉止與學校形象息息相關,應注重個象塑群象,塑好群象利個象。該校要求師生從平時做起,從小處做起,從我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帶頭做到。如師生共同做到推車進校園,師生每周一統一著裝共同參加升國旗儀式,師生堅持每天佩戴校徽,全校開展做文明學生,創文明班級、文明辦公室,樹文明校風係列活動,全體教師大力推行教學文明用語,禁用教學忌語。提倡熱愛差生,通過評比師德標兵等活動,全麵推動師風師德建設。教師的言行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影響了廣大學生,促進了良好行為規範的形成,樹立了師生整體形象。
開展“內部公關”和“外部公關”
現代社會裏,學校的生存和發展越來越依賴於外部的環境,處理好學校與家長、社會、政府、媒介和競爭對手的關係,是學校公關的重要組織部分。然而也不能忽略“內部公關”的作用,學校的單域成就就來自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而學校內部各成員間和諧、友善的關係正是這種“共同努力”得以充分發揮的根本保證,隻有內外共策,才能增強合力,發揮整體效應,使學校各項工作充滿活力和生機。
該校在開展外部公關,建立友好合作的校際及周邊關係的同時,努力處理好校內人際關係。領導與群眾間建立良好關係的關鍵是要切實替師生著想,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校行政班子與工會充分發揮群眾團體組織作用,啟動“溫暖工程”,做職工的貼心人,以真心換人心,建立扶貧濟困愛心社,及時了解教職工的困難,走訪探望生病的教師,慰問發生不幸的教師家屬,同時為教師生日、結婚賀喜,把集體的溫暖送到老師家中。
處理好學校內部的人際關係還需要上下左右間的信息溝通,即上傳下達和下傳上達。通過麵談、內部小報、民意測驗、意見征詢表等方式,能及時客觀地把師生的意見和想法反饋上來,即有利於融洽關係,又有利於改進工作。
此外,公關往往有人會認為那是校長或學校領導們的事,與教師無關,隻要我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如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既要協調好科任教師關係,又要處理好與本班學生家長的關係。隻有上下、左右、內外密切配合,才能打好各自漂亮仗。
利用“正式關係”和“非正式關係”
學校內部的班級、教研組,學校外部的機關、單位,都是按法定程序建立起來的正式組織。正式組織之間的公共關係是學校開展公共關係的主要對象和內容。該校通過開展文明辦公室和優秀教研組評比,引導大家針對標準齊心協力,為組爭光,教研組這一正式群體內關係和諧融洽,形成積極進取、友誼競爭的良好局麵。
按照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每個正式組織內部還存在著一些非正式的組織群體,如同鄉、同學、興趣相投者,他們構成了一種鬆散的但有較強感情聯係的活動圈子,處在這個圈子的中心人物,就是所謂的“非正式領袖”。該校在進行“內部公關”時,既要處理好正式關係,又要善於同這些“非正式領袖”打交道,與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就能把師生中各種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及時準確地收集上來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同時也可通過他們來貫徹領導的決策意圖。此外一些“非正式關係”可以通過引導教育,使其中成員的言行與學校的組織目標保持一致,使學校管理順暢、有效。如有一段時間學校內部有著一種不正常的非正式關係,教師之間彼此對立,分析成因緣於合資籌辦的遊泳池經營管理不善,損及教師切身利益。校班子研究後決定把產權歸學校所有,去掉問題根源,讓教師間擺脫糾葛,解除後顧之憂,一段時間過後原先的對立局麵不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