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讓語文教學故事化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強調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增強文化的底蘊。漢字是中國語文的載體。我們應該讓語文教學蘸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瓊漿。從漢字文化的視角,讓語文教學具有豐腴之美、靈動之美、愉悅之美。
敬告:本文版權歸中山網·教育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我社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餘光中先生在散文《聽聽那冷雨》中寫道:“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地就在那裏麵。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隻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常在。因為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天地。”
傳統美學理論認為,文學應該是作者獨特心靈的獨特感受和獨特創造的結果。生活中的種種事物、人物等具有客觀意義的東西,是文學無盡的礦藏或特殊的載體。而東方的傳統文學與曆史緊密聯係在一起,甚至,可以稱它是紀實文學,即使是文史分家而自成體係後,也仍然是以事為文。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應充分利用這種故事性因素,多方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首先,注意教學內容的故事性。綜觀教材,無論是《紅樓夢》裏的賈寶玉,還是《三國演義》裏的曹操等,都是由一個個故事聚合而成的人物形象。他們本身的性格是鮮明的,是受廣大讀者所鍾愛的。然而,離開了他們傳奇性的經曆或叱吒風雲的人生,隻剩一個赤裸裸的軀體,又有什麼文學性可談呢?論證性文章、說明性文章也是這樣,對某種觀測點的分析論證是故事性的,對某種事物、事理的解說同樣是故事性的,隻不過這些故事性多了一些理性分析而已。
其次,讀寫聽說能力的培養也需要故事性。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借說話寫文章表達自我的思想感情,借聽讀接受別人的思想感情。不聽不讀不積累豐富的詞彙,就不能準確領會語意。說,言不達意,語無倫次;寫,冗繁粗糙,味同嚼蠟。聽多了,讀多了,積累多了,說與寫也就“有戲”了。說得好,聽者眾;寫得好,讀者多。這就是說,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更多的是需要通過故事性材料來進行的。其實呀,我們平淡的一生,蘊涵著豐富多彩的故事。“文學是人學。”語文教材正是將生活加以濃縮,並使之更具典型性、係統性和豐富性,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再次,用學生最喜聞樂見的傳授方式,即用講故事來組織教學。有人說,傳統語文教學就是“讀一讀,背一背,段落層次和大意;寫好字,立好意,寫了命題寫日記”。但是我們確實不能夠讓語文教學陷入機械化和教條主義。語文教學方法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講故事。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用心構建適合學生科學發展與健康成長的教育,用講故事的方式教學語文才能夠使語文教學更富有靈氣,為學生所歡迎和接受。
語文教學應該充滿著生命的活力!把文章內容故事化,用生動形象的故事叩開學生心靈的大門,讓知識像和煦的春風吹進學生心田,使同學們如沐春風,豈不快哉?
6.講故事和語文教學
孫敬修先生是講故事的高手,他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許多人都把童年和少年時期聽孫爺爺講故事當成一件快樂的事,並且成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許多孩子幼小的心靈上正是孫爺爺的故事而種下了善良的種子。
有些人對聽評書入迷,象單田方、袁闊成這樣的評書表演藝術家讓許多精神生活並不豐富的人們得到了一種心靈的滿足。評書是故事的擴展和深化,但我覺得,在本質上二者是有相通之處的。這也是有效的教育形式,在一定角度上說,這也是一種語文教育。所以,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
聽故事是人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千百年來,人們對故事的興趣依然未減,其中自有奧妙在。從另一個角度說,講故事是傳遞信息和表述世界的重要方式,許多作家就是講故事的高手。因此,探討講故事的形式對教學的價值與意義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學生喜歡聽故事?故事具有情節的連續性,能夠抓住聽眾;故事更有利於聽眾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展自己的想象力。
一個故事可以有多種講法,一篇課文或一冊教材為什麼不可以有多種講法呢?教師不同,學生不同,場景不同,心情不同,教學的方法也應該靈活、變通地運用。隻要充分張揚主體的個性,發揮個體的才情,不拘泥於固有的、恒定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語文教學所固有的真實、鮮活、靈動、情趣。
講故事可以形成一種開放的格局,語文教學為什麼不可以形成開放的格局?一方麵,我們要打破語文教學的圍牆,使語文真正與生活交融,讓語文課堂源源不斷地湧進生活的清泉,把多彩的生活當作語文的廣闊課堂,引領學生在與語文親近中體悟生活,在對生活的體悟中親近語文。另一方麵,我們還要建立開放而科學的評價體係。
每一個故事都可能存在著一種最有效的講法,語文教學這座資源充裕的礦藏也有一種最有效的開掘方式。那就是形成一種開放的格局,創設一個廣闊的、沒有既定答案和發展流程的背景,讓學生身處其中去參與、去感知、去想象,讓他們大膽去構建知識,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這種開放式的雙向參與和互動的做法要比封閉式的單向傳輸和接受的做法更符合學生心理和現代教育理念,也更能讓學生在民主氛圍裏通過主動思考和親身實踐學得高效。
7.故事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故事法是我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最初給學生們講故事,隻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並沒有把它作為常規的教學方法。但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後,我發現講故事對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二個學期我進行了反思,並作了歸納總結,把實踐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更加有計劃,更加科學地給學生講故事。
開講故事的原因
其實發現這個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有幫助,是非常偶然的。開學不久,一次上下午的語文課,當時天氣比較悶熱,加上中午午睡,有些學生就感覺疲乏,趴在桌子上,提不起精神。我開講了沒幾分鍾,就發現很多學生睡著了。提醒他們後,雖然有幾個勉強掙紮著起來聽講,但課後做練習的效果很不好。下一次下午的語文課,還沒上,我就有些擔心了。正好一個學生到辦公室問我問題,說的是“雞犬升天”這個成語是如何來的。我給他講了以後,覺得講成語故事非常有利於學生學習成語,於是便在上課時把故事又講了一遍。在講的過程中,我注意到,當我說到“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時,很多原來趴在桌上的學生抬起了頭;當我說到“劉安修煉成仙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好奇地看著我,迫切希望我講下去;當我說到“這個成語也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時,學生露出滿足的笑容。
課後,我進行了反思,發現雖然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故事的需求並不是很大,但因為我們學校所處位置比較偏僻,學生的閱讀麵是非常窄的。而且農村裏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會給孩子們講故事。還有就是學生們在初中時,被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所束縛,一到高中,教學有所變化,他們就會非常感興趣。於是,每當上下午的課時,我總會花幾分鍾時間給他們講故事。這不僅可以擴展他們的知識麵,而且對學習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常講故事的目的
我給學生們講故事的主要目的如下:
(1)為提高學習興趣而講這在前麵講原因的時候已經提到,講故事主要起一個“警示”和連接的作用。為了這個目的,我主要在下午上語文課和一段時間的課本教學後講故事。有時候教師自己也會感到上課非常地累,少了一些快樂,多了一些束縛。尤其是夏天下午的課,自己也是昏昏沉沉,不要說讓學生提起精神來了。這時候,我往往會選擇講一個故事開始一堂課,學生也往往會跟著我的故事而從夢中“驚醒”。還有的時候,上完一個單元,要講練習了。這些練習是學生做過的,而且我也改過的,但還沒有講過。學生總覺得自己已經會了,或沒必要講了(通過考查證明不是),但我總要讓他們鞏固一下。這時候他們會覺得厭煩,於是故事就上場了。
(2)為提高教學效率而講上課文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課外的文學文化常識是書上找不到的,學生一時也無法自己弄清楚的。這時候我就會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告訴他們。比如我在上《過秦論》《鴻門宴》時,就把秦統一六國和楚漢戰爭的前因後果講了個透徹,再把地理老師春秋戰國和秦統一的地圖借來。上課的時候,學生就能很直觀地了解到那個時代的信息,並且很容易就能接受知識,消化知識。這兩課的學習,學生在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字詞的掌握上幾乎沒有什麼困難。
(3)為擴充課外知識而講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他們所能接觸的東西實在太少了。雖然有網絡,但其作用並不是為了學習,往往是為了玩。除了偶爾印發一些課外文化常識資料給他們閱讀以外,我總會用講故事的方法把課外的常識告訴給他們。比如,中國民間四大傳說故事,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世說新語》中名人雅士的故事等等。
總講故事的人和方法
總講故事的人當然是我自己了。教師講故事,方法可以自己控製。但是我也越來越注重讓學生自己來講故事。對他們的最初要求是能夠複述一個故事。比如《讀〈伊索寓言〉》中有九個寓言故事,我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講述其中的任意一個,並加入他們自己適當的想象。第二步要讓他們選擇講故事的時機,主要是結合課文內容,明白什麼時候該講什麼故事。第三步是創作故事,也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自己編一個故事。後來主要用於創作小說中。最後就是化故事於無形,不再借助故事的“魔力”,就能夠很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方法有很多,上麵說的複述、創作是;選擇內容、時間、場合也是;還有就是要注意講故事的一個度。講故事對語文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但事物總是兩麵的,它也有缺陷。有時候講故事的時間太多,就會主次不分;有時候把故事講得過於生動,學生就很容易沉醉其中,反而難以轉移注意力,上課的效率不僅不能提高,反而會降低。
還講故事的體會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想我與故事法的緣分會越來越深。故事法,我是不會放棄的。但是第一年的經驗是否適合下一年,這一屆的經驗是否適合下一屆,都要通過實踐證明。原則是適合學生的上,不適合的就下。但我想,正如心理學家所說,學生的心理特點就是容易接受那些生動有趣的東西。所以故事總是要常講不斷的,越講越新的,再講還要有意義的。
以上談的是我用故事法教學的一些個人所得,也許隻是自己教學的一個經驗總結,可能對其他老師的教學也沒有什麼用處。但就個人而言,幫助還是非常大的,對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也總有一些啟示。至於說得不好或不對的地方,隻能讓今後的實踐來證明。
8.語文教學中的故事講述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在學習李商隱的詩歌時,我即興講了李商隱的愛情故事作為穿插;沒想到,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種情況多次出現後,我興奮了,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突破口。在後來的教學中,我在“講故事”這個教學手段上進行了探究。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如何整合教材與故事,如何豐富自己的故事“倉庫”,等等,這些問題都成為了我思索的課題。在實際教學中,我和學生都在“講”和“聽”故事的過程中獲益匪淺,可以說“教學相長”。“講故事”的效用不可低估。
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正如朱熹所說:“教人未見樂趣,必不樂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知道,興趣是求知最有效的推動力,沒有了興趣,老師如何打開學生緊鎖的心門?給學生講個故事,丟個包袱,相信沒有幾個學生不會上“鉤”的。
在學習陶淵明的作品時,我先讓學生們閱讀文本及注釋,讓他們自己去親近、領悟、欣賞文本並獲取知識。之後,我又給學生講了陶淵明的幾個生平故事,如“不為五鬥米折腰”等。剛才還打瞌睡的幾個學生,馬上提起了精神,津津有味地聽我講故事。放學後,盧銳倫同學走到我麵前,問了幾個有關陶淵明的問題,如“陶淵明為什麼棄官歸家”等。我們聊完後,他說,他認識了一個全新的陶淵明。他告訴我,小學的老師用“共產主義”來形容“桃花源”,說陶淵明有共產主義覺悟。現在,他不這樣認為了,他讀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可愛而又可悲的五柳先生。從那以後,他經常和我討論一些文史哲方麵的問題,對語文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他的語文成績也節節提高,並且帶動了其它學科的學習。“興趣”不僅提升了他的語文成績,而且改變了他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