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自然從很早就開始關注到軟件的缺乏和計算機熱之間的矛盾。他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沒有對軟件的標準和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製。我曾買到過根本不能用的軟件。……盡管現在有許多軟件出現,但大多令人悲哀。”他強調說:“兩年之後,我們要推出在各方麵都能真正滿足消費者需要的軟件。現在的軟件太糟糕,太難使用,而且缺少更多的性能。不過這一切正在得到改善。”
1982年,比爾·蓋茨27歲,他在軟件開發方麵取得的成功已經在全國令人注目。這一年,美國有名的《金錢》雜誌用他的照片作封麵。
比爾·蓋茨作為《金錢》雜誌的封麵人物與作為《時代》周刊風雲“人物”的一台家用計算機表明:比爾·蓋茨本人已被世界化了,他已經成為高科技精英的象征符號。這是一個時代對個人財富的認可和讚揚!正如雜誌評語所說:“你可以喜歡他,也可以憎恨他,但你不可以忽視他。”因此,比爾·蓋茨的時代正式宣告誕生!
比爾·蓋茨認為,“多計劃”有競爭者不能與之匹敵的一些特點。“多計劃”憑經驗猜測你的某些意圖,提供窗口,同時顯示電子表格程序的多個區域,也可幫助公司解決幾個部分的分類帳或彙總等問題。還有“幫助”屏幕,自動重新計算,這在當時是不尋常的。
一個接口,一個核心編碼,一個菜單結構,這些程序寫在紙上似乎很了不起,很讓人情緒激動,但在計算機上卻並不給人強烈印象。“多計劃”運行得非常慢,還有其他不盡人意之處。
硬件製造商們大批簽約購買“多計劃”。到後來,它終於完全可以在更多種類的機器上運行,用於其他任何應用程序。
喬布斯及其公司的人員8月來時,查理·西蒙伊給他們演示了“多計劃”,並談了對多工具接口的全麵看法。當天晚上,比爾·蓋茨主持了最高級會議。除史蒂夫,喬布斯及小組外,他還帶了蘭迪·韋金頓來,他是蘋果計算機公司的軟件負責人,現已成為麥金托什小組的成員。保羅·艾倫及查理·西蒙伊、馬克·馬修斯等也參加了會議。
會上,史蒂夫·喬布斯計劃建立一個供芯片用的矽工廠,用生產線生產“信息儀器”。新計算機將非常容易使用,並成為像烤箱一樣的必需品,按他所講,麥金托什機比市場上任何同類物品都有價值,極易操作,並包括能滿足任何人需求的基本軟件。他說,他將在兩年後的1982年末交貨,銷售2500萬台。
史蒂夫·喬布斯的熱情很有感染力,連微軟公司的能手們也一度受他的感染,患上了嚴重的麥金托什熱的症狀。
對玩牌高手比爾·蓋茨來說,麥金托什計算機可做為前途未定的IBMPC機的附加賭注,IBMPC機比蘋果Ⅱ型計算機略高一籌。
史蒂夫·喬布斯許諾說,麥金托什機比這兩者都前進一大步,雖然它現在還不完善,但一定是未來的潮流。
比爾·蓋茨和西蒙伊都真誠地相信了,並且準備讓微軟公司利用它賺錢。
兩個月以後,喬布斯邀請微軟公司的應用小組參加了一個展示會。比爾·蓋茨在這裏看到一台計算機,它不僅能做實際生活的工作,也可用做圖像遊戲。它的硬件隻是一個模擬板,連接在低廉的蘋果Ⅱ型計算機的磁盤驅動器上,托迪·赫茲菲爾德隨心所欲地繪畫演示,把微軟應用小組的人看得眼花了亂。
微軟公司對圖像顯示,還有許多東西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