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達爾文對受到校長、老師的嚴厲批評並不在乎。可是,父親說他沒出息,給家中丟臉,是個敗家子。他心中非常難過。父親眼見達爾文繼續在希魯茲伯裏中學讀下去不會有什麼長進,決定把他也送到愛丁堡跟哥哥一起學醫去。
但達爾文告訴父親他不喜歡學醫,但由於父親上了年紀,身體和脾氣都變得不大好了。因此達爾文感到不好再堅持己見,就再沒有和父親爭論。正巧舅舅來信邀請自己去梅莊度暑假,他感到開心,至於學不學醫,何不去與舅舅商量商量。
梅莊是舅舅喬賽亞·韋奇伍德第二的漂亮的莊園,距離希魯茲伯裏約20千米。這裏的自然環境更美好,茂密的樹林、廣闊的草地,對打算多收集一些植物和昆蟲標本的達爾文來說,真是個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沉默寡言、對人冷淡的舅舅,對外甥達爾文卻從一開始就有好感,比較熱情。他是長輩中第一個真正理解和進一步培養達爾文對植物學愛好的人。他自己對這門科學也有濃厚的興趣,在他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裏,藏有許多本關於自然界奇跡的書籍。達爾文16歲生日時,舅舅送給他一本精裝的《賽爾波恩》,他喜歡極了,成天手不釋卷,睡前還要翻看幾頁,有時竟抱著這部書進入夢鄉。
舅舅鼓勵達爾文把他所觀察到一切有價值的細節都記錄下來,還說“隻做摘記是不夠的”,“把自己當做一個畫家,但是要使用文字來描繪,而不要用線條和顏色。當你描述一種花、一種蝴蝶、一處苔蘚的時候,你必須使別人能根據你的描述立刻辨認出這種東西來。為了搞好科學研究,必須進一步提高文字表達能力,要像莎士比亞那樣用文字描繪世界,敘述曆史,打動人心”。
在舅舅家裏,品貌雙全的小表姐埃瑪也同樣吸引著達爾文。聰明美麗的埃瑪是舅父母的掌上明珠,特別得寵。埃瑪比達爾文大10個月,由於身材矮小,達爾文覺得她好像比自己小多了。這對小天使第一次見麵就互相吸引著,開始了天真、純潔、珍貴的友誼。在兩周的暑假裏,達爾文大部分時間是和埃瑪一起度過的。白天,埃瑪陪他在書房看書,到河邊去釣魚,或者到樹林裏去尋找標本。晚上,達爾文總是靠著鋼琴,兩眼注視著埃瑪的兩隻小手在琴鍵上熟練地跳動,優美的琴聲把達爾文帶入仙境般的世界。
在假期最後一天的晚上,達爾文鼓起勇氣和舅舅談起了選擇職業的問題。達爾文把自己的矛盾心情告訴了舅舅:“爸爸一定要我去愛丁堡大學學醫,可是我對醫學不感興趣,又不願意做使爸爸生氣的事,怎麼辦?”
“嗯,我知道你想研究植物學,”舅舅合上手裏的《密爾頓詩集》,用少有的溫和態度對外甥說,“不過,愛丁堡大學也開有生物學和生理學兩門課,我認為你應該按照你父親的意見去愛丁堡大學學習,學好了這兩門功課,對你將來做個博學工作者是很有用的。”
經過舅舅的一番勸說,達爾文終於按照父親的意願,提前離開希魯茲伯裏中學,去愛丁堡大學學醫。
愛丁堡大學這所高等學府舉世聞名,被譽為“醫學博士的搖籃”,吸引著歐洲各地的學生到這裏來深造。
1825年10月,達爾文進入這所高等學府。開始也和其他學生一樣,對這所大學充滿了幻想,希望自己在這裏好好學習,能夠像他祖父那樣,既精通醫學,又懂得生物學。可是,他的幻想不久就破滅了。大學的生活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有趣,醫學係的課程也不像他想象的那麼迷人。這裏的一切已經無法改變他自幼培養的興趣和性格。
他深深地感到教師生灌硬塞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嚴重地束縛了自己的思維,還不如自己閱讀的效果好。一個學期過去了,他在動物學和植物學都沒有學到什麼新的東西,其課程根本滿足不了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