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2 / 2)

斯大林主張黨的統一,反對將“新反對派”采取割除的辦法。他說:“割除政策是同我們不相容的。黨要求統一,如果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願意這樣,黨就和他們一起去達到這種統一,如果他們不願意,黨沒有他們也要達到這種統一。”

最後,他談到了集體領導原則:“在我們這裏完全會決定一切,當領袖們開始失常的時候,它就來糾正他們。(呼喊聲:‘對!’笑聲、鼓掌。)……如果我們中間有人想肆意妄為,那人們就會來製止我們,一這是必要的,這是必需的。離開集體來領導黨是辦不到的。在伊裏奇逝世以後,誰要幻想這點,那是愚蠢的(鼓掌),誰要講到這點,那也是愚蠢的。集體工作,集體領導,在少數服從多數的條件下保持黨的統一,保持中央各機關中的統一,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

這些話無疑是正確的,隻可惜,沒過幾年,斯大林就把它忘了。

在這次大會上,托洛茨基表麵上很超脫,沒有介入他們之間的爭吵,但他內心裏卻在“幸災樂禍”,坐山觀虎鬥。他本來也想火上澆油罵罵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但朋友們勸阻了他。

代表大會通過了《告列寧格勒組織全體黨員書》等有關“新反對派”的幾項決議。決定派人改組《列寧格勒真理報》編輯部。12月28日晚,中央立即采取了措施,委派《消息》主編改任《列寧格勒真理報》主編。

在大會最後的中央委員會選舉中,所有反對派成員全部當選。在大會之後立即舉行的中央全會上,原有政治局委員斯大林、季諾維也夫、布哈林、托洛茨基、李可夫、托姆斯基重新當選,但加米涅夫被降為政治局候補委員,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加裏寧新當選為政治局委員。

這樣,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排擠出黨中央,“新反對派”也從政治上、組織上遭受了失敗。

麵對失敗,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感到十分氣憤,也很沮喪。此時,他們又想起了托洛茨基。

1926年春,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突然叩開了托洛茨基的家門,不久前的冤家對頭重新相見時,雙方無不感慨萬千。

他們商談聯手的可能性,加米涅夫對托洛茨基說:“隻要你和季諾維也夫在一個台上出現,黨就會認為這是真正的中央委員會。”托洛茨基更現實一點,他說:“我們必須作好長期的準備。”

對於他們之間的接觸,盡管各自的擁護者態度不一,但他們卻似乎義無反顧,無論在會上還是會後都表現出親近的樣子。

不久,“聯合反對派”的領袖各自在黨的會議上表了態。季諾維也夫說:“有那麼一段悲慘時期,因為對黨內的一些本質的情況不清楚,我們兩派真正的革命者在兩年間互相打架。我們感到非常惋惜並希望今後再也不會重複。”

托洛茨基也在同一時期發表個人問題聲明,承認自己不應在《十月教訓》一書中指責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是機會主義者。

斯大林對他們的和解隻說了一句話:“他們竟互相赦免了。”

他們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