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斯大林親自視察西伯利亞,他看到當地糧食豐收,農民的家裏到處堆滿了糧食卻拒絕賣餘糧,他非常氣憤,要富農立刻按照國家價格交出全部餘糧,如果不服從,就把他們交法庭判罪,從沒收的糧食中抽出25%分配給貧農和中農。
有的地方甚至動用軍隊向手無寸鐵的農民開槍,甚至不允許留夠口糧和種子。憤怒的農民毀壞自己的農作物和工具,殺死牲畜,減少播種麵積。結果是,政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強行收購的糧食並不多。1928年,政府不得不用寶貴的外彙進口25萬噸糧食。
這些情況,布哈林都看在眼裏,他認真地思索著,並把這些材料記錄在他的有名著作《一個經濟學家的劄記》裏。布哈林堅持說:農村矛盾激化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政府工作的錯誤。富農之所以危險也是利用了我們本身的錯誤,黨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斯大林否認黨的失誤。他把糧食危機的原因歸結於農民不馴服,特別是富農的反抗。因此,他下決心把富農“作為一個階級消滅掉”。
布哈林感到十分壓抑,他痛苦地為“黨和斯大林合二為一”而困擾著。為了遷就和維護黨的團結,布哈林沒有和斯大林公開爭執。他開始想用良知舊情來感化斯大林,但他發現,這根本無濟於事,斯大林在推行自己的政策時是一意孤行的。他根本不會聽從任何人的勸告,於是布哈林想利用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的多數來說服斯大林。
支持布哈林的人,除了政治局的李可夫和托姆斯基外,還有財政人民委員弗魯姆金、莫斯科黨委書記烏格拉諾夫、列寧的妻子和妹妹、大學和科研單位的負責人等。
在1928年7月中央全會上,斯大林正式提出了他的土地革命綱領。斯大林認為:工業化的進程太慢,為了迅速發展工業,有必要暫時強求農民交貢款,以解決必需的資金。斯大林說:“農民交貢款,這是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沒有其它的資金來源了,布爾什維克不能因為這些事令人不愉快而閉上他們的眼睛。”斯大林號召全黨打擊那些富農和投機分子。
布哈林認為:斯大林的觀點是違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它必然導致階級鬥爭擴大化,傷害農村自食其力的富裕農民,人為地製造階級鬥爭,在廣大農村形成新的國內戰爭。這對忠實執行捍衛列寧新經濟政策的布哈林來說是一種嚴峻的挑戰,很明顯,布哈林已經不能再沉默了。
在七月全會上,斯大林和布哈林兩派吵得不可開交。由於布哈林等人的堅決鬥爭,斯大林不得不暫時妥協,表示繼續貫徹新經濟政策,譴責“破壞革命法製”的粗魯行為,取消對農民過分限製的“土地法草案”等等。
從七月中央全會的會場出來,布哈林同索柯裏尼柯夫一起回家,他們在路上遇見了加米涅夫,便停下腳步談了起來。布哈林向加米涅夫傾訴煩惱,譴責斯大林的政治路線,為斯大林在會議上的粗暴和狡詐的行為感到不安,斯大林是一個沒有原則的陰謀家,為了爭奪權力,他可以改變自己的政策,兩年前斯大林和布哈林一起批判“托季聯盟”,現在,斯大林卻用與托季聯盟完全相同的觀點來攻擊布哈林。
此時的加米涅夫剛剛恢複黨籍,處境艱難的加米涅夫不敢表態支持布哈林,隻是不置可否地聽著布哈林的發泄之詞。布哈林在談話時一再叮囑加米涅夫:“不要把我們談話的事告訴任何人!”“別打電話,有人偷聽,保衛局的人正盯著我們。”可是保衛局還是搞到了談話記錄,據說是從托派分子那裏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