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1 / 2)

第五十八章

阿利盧耶娃漸漸成熟,越來越無法容忍丈夫的粗暴。有時吵架,一連幾天不說話,她對斯大林稱“您”,他對她稱“你”。

有一天,他不跟她說話了,過了好幾天,她才知道,因為她對他用“您”相稱,他生氣。他倆都容易慪氣,而且慪很長時間氣。不過,這畢竟是愛情,是兩個在家庭生活中奇怪的、可怕的人的愛情。隻要他倆長期相處,就會彼此氣昏了頭。一旦分離,又沒法活。不過,他倆隻有在南方休假時才長期單獨相處,在莫斯科生活時,他回家很晚,隻來得及喝杯茶就躺下睡覺。說實在的,他待她不錯,他很愛自己的妻子。

斯大林和他前妻生的長子雅可夫,是1921年在阿利盧耶娃的一再要求下,才來到莫斯科的。來的時候,雅可夫14歲,斯大林對長期沒有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大兒子比較冷淡,認為兒子的性格很不像自己。他把兒子的謙讓看成軟弱,把兒子的誠實看成笨拙。他不滿意雅可夫的第一個妻子,並粗暴地幹涉他們的婚姻。在他眼裏,雅可夫是一個不成才的庸人。

由於父親的冷漠,雅可夫曾用手槍自殺,幸好沒有打中要害才沒死,而當斯大林看到受傷的兒子時,隻是冷冷地說一句:“啊哈,沒打中。”

善良的妻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丈夫是這樣一個心冷如冰的人。大概從那時起,妻子就與斯大林產生了分歧。

阿利盧耶娃是個要強的人,她不願意把自己永遠關在家庭中,不願意被丈夫稱為“娘們”。

阿利盧耶娃成為正式黨員後,她向斯大林提出要去上學,斯大林不同意。他認為她做個專職妻子就很夠了,阿利盧耶娃一再要求,奧爾忠尼啟則和葉努基澤也幫著說情,斯大林總算同意了,讓她到工業學院去學習化學纖維,那是一個新技術。為了保證她的安全,保密局采取了措施,在她上課的班內安排了特工人員,她的真實身份也被隱藏起來。

擺脫了克裏姆林宮束縛的阿利盧耶娃,像脫離了籠子的鳥一樣,沉浸在回歸自由和大自然的歡快之中。她從心底感激丈夫,決心在新的崗位上,繼續支持丈夫的偉大事業。

在學校裏,她從同學們的口中了解了許多外部世界的真實情況。農村出現了大範圍的饑荒,各路征糧隊又在農村興風作浪。她感到震驚,在家裏她把這些情況告訴了丈夫,並指責他的政策破壞了農村經濟。斯大林聽後很生氣,命令政治保衛局把傳播這些消息的人統統逮捕。

幸福的婚姻,是兩顆心之間不斷的溝通和接觸。但斯大林卻沒有時間去這麼做,當她指責丈夫不關心家庭和孩子時,斯大林常常粗暴地打斷她的話,有時還罵她。

阿利盧耶娃是個性格內向,自尊心很強的人。她情緒不好時,也從來不承認心裏有事。

1932年11月8日,慶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宴會上,斯大林與阿利盧耶娃之間發生了一個小小的反常事件,這使人們感到突然和驚歎。

“喂,來,你喝一杯。”斯大林對妻子招手說道。他顯然有些醉意。

“我不是你的什麼‘喂’!”阿利盧耶娃不同尋常地大吼一聲,並且一邊喊,一邊跑出了宴會大廳。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隻有莫洛托夫的妻子波利娜追出去勸解她。這才發現,這些天她的情緒一直很壞,每件事情都使她感到厭煩。她厭惡一切,甚至孩子。這與人們心目中的善良、賢慧、寬容的阿利盧耶娃判若兩人。波利娜陪她在克裏姆林宮的院子裏散步,一陣安慰之後,表麵上看,她平靜了下來,可內心深處仍充滿了沮喪情緒。

第二天早上,管家瓦西裏耶夫娜早上照常來叫醒阿利盧耶娃時,看見她已經死了。一支小型的女式手槍躺在地上,人們叫來了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等人。

11月10日,《真理報》發布了阿利盧耶娃去世的消息,但沒有說明死因。官方的廣播則報道說,阿利盧耶娃死於一次緊急的闌尾炎手術。斯大林隻參加了妻子的追悼會,在向遺體告別時,斯大林在靈柩前站了片刻,然後便轉身離去了,他沒有去墓地送葬。阿利盧耶娃沒有按照常規被火化,她的遺體被安葬在“新聖母公墓”。終其一生,斯大林沒有到墳上去看過,他認為妻子背叛了他,盡管那裏為她修製了粉紅色大理石座椅,還為其妻子精心雕刻了塑像。